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秦唐之好晋江 > 200210(第15页)

200210(第15页)

直到他们踏入大唐的腹地,他们才深刻意识到,他们的先祖所言非虚。

华夏之地,果然美丽富饶。

如今统治着这片土地的王朝,更是让这片土地绽放出了惊人的活力。

往后,他们就是唐人了。他们能过上先祖口中繁华富庶、路不拾遗的日子吗?

第208章第208章

朝廷派了一名女外交官来负责接待这些刚刚归唐的前隋士兵们的后代。

女官亲切的笑容,诚挚的态度,让这些新唐人心下稍安。

“往后,大家都是大唐人了,自当守望互助。如果你们生活上有什么难处,可以向负责管理你们的官员反应,他们会帮助你们。要是有人胆敢随意欺负你们,朝廷也不会放过他们!”

皇储对于民生这一块儿十分看重,由她一手栽培出来的女官们自然也是如此。何况,女官们在大唐的土地改革中,已经见识到了民众的力量,她们比任何人都明白,想要顺利地做成某件事,就要与民众站在一道。

女官是带着物资来探视新唐人的,在安抚完这些新唐人之后,她就将物资分发给了这些新唐人。这些物资中,有粮食、布匹,有种子、锄具,还有足够让他们度过几个月的大唐货币。

新唐人听着女官关切的话语,感受着手中沉甸甸的分量,眼中一时竟有些湿润。

他们这些生活在边境线上的人,没有国籍、没有尊严,时常被欺负来欺负去的。哪怕是一个小国的官吏,都敢对他们吆五喝六。

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在大唐接纳他们之后,他们居然从大唐派来的官员这里,得到了尊重。

而且,大唐比他们想象中更加强大繁华。

这些新唐人不由开始感到庆幸,庆幸他们做出了一个明智的抉择,庆幸大唐愿意接纳他们。

当这些新唐人知道,他们还有地可以分的时候,他们更是欣喜若狂,不住地称颂朝廷。

短短时间内,在女官的帮助下,新归附的唐人就渐渐融入了大唐之中。无论是他们的生活质量,还是他们的精气神,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了起来。

周边地区的一些村落见了,不禁也有了些想法。既然他们的“邻居”能够成为唐人,他们能不能成为唐人呢?他们的村落与那些新唐人的村落挨得那么近,说不定他们的先祖也是华夏人逃难过来的呢?

大唐既然肯收了他们隔壁村,何不把他们一起给收了呢?

“大家回去都好好在咱们村里找找,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证明我们是华夏人的后代。一旦找到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像隔壁村那些人一样,吃香的喝辣的了!”

在村长的一声令下,一大村子的人浩浩荡荡地行动了起来,掘地三尺,任何一块地方都不肯放过。别说,还真被他们挖出一件疑似出自中原王朝的古董。

村长和村里的人一合计,决定拿着这件古董去碰碰运气……

当他们抵达附近的大唐官府时,不止他们心中存着这个想法,与他们有着类似想法的人还有很多。

“我们村里发现了中原王朝的瓦片,我们祖上肯定也是华夏人,让我们回归华夏吧!”

“几块破瓦片能证明什么,你们真是想当唐人想疯了!”

“我们什么也没有发现,但我们村里许多人跟你们大唐人一模一样,我觉得我们祖上也是华夏人!”

“你们真是比前面那群人还能做梦!你说你祖上是华夏人,我还说我祖上也是华夏人呢!”

“我们跟你们这些冒牌货可不一样,我们这里有用华夏语写的书!我们不识字,具体是什么年代的书,我们就不知道了。但我们祖上肯定是华夏人,我们才应该回归华夏!”

“你都不识字,你怎么能肯定你们的书是华夏的书?我看啊,说不定是别的地方传过来的书呢……”

大家都不是傻子,只要获得大唐的国籍,就能够享受到大唐给与的诸多好处,他们当然愿意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些。

边境线上的大唐官员眼见着周边的百姓都争做大唐人,不由又是骄傲自豪,又是头疼。

大家都心向大唐,大唐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费一兵一卒,便能开疆扩土。只是,短时间内,想要投奔大唐的人多了,他这儿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大唐一时之间,只怕也难以消化这么多的土地和人口……愁啊!

长安城中,武皇与李令月这些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明明她们没有对外发动战争,却被动“开疆扩土”,这对于她们而言,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对于接纳边境线上的百姓成为新唐人,武皇和李令月还是很谨慎的。接纳了这些人,就意味着她们要对这些人负责。

她们需要排查这些人的身份,确定这些人中没有混入间谍,并且她们也需要考虑接纳这些人,对大唐已有的百姓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她们不能因为这些人,影响到大唐现如今的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李令月想了想,与武皇一起,将朝中重臣与外交部官员召集起来,共同商量该如何对待那些想要成为唐人的外国民众。

李令月道:“若那些人自称是华夏人的后代,在证实了他们话语的真实性后,可以直接接纳他们成为我大唐百姓。如果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他们的身份,他们的请求一律驳回。”

“现在期盼着成为唐人的外国百姓实在是太多了。如果直接拒绝他们的请求,恐怕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况且,我大唐如今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一名女外交官说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