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秦唐之好晋江 > 200210(第16页)

200210(第16页)

在她看来,适当地接纳一部分外国人,也没什么坏处。反正这些年,经过全国上下的努力,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大唐的粮食不仅够自己的百姓吃,还能拿出去卖给别的国家,大唐是有能力养活更多人的。

而多一些人成为唐人,为大唐干活,也就能为大唐创造更多的价值。

李令月显然早已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开放合法移民通道。我们制定一些规则,符合条件的外国民众,可以申请加入大唐成为唐人。”

在场的诸位官员想了想,也认可了李令月的提议。

有人自愿带着土地投奔他们大唐,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好事,但他们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接收人和土地。既然如此,制定一定的规则和门槛,选择性地接纳部分外国百姓成为新唐人,就成了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大唐官员们就规则的制定,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武皇与李令月则优哉游哉地在一旁看起了戏。

不管这些官员们吵成什么样,反正,她们只负责最后的把关。

在如何接收外国移民方面,外交部起到了极为重大的作用。外交部的女官们据理力争、舌战群雄的模样,给武皇所倚重的心腹大臣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当这件事尘埃落定的时候,武皇的大臣们纷纷道:“如今的小娘子,可是越来越了不得了……谁要是小瞧了她们,定然是要吃亏的!”

这年的秋季,大唐总人口数量正式突破了八千万大关,开始向着九千万迈进。

与此同时,诸如苏定方、刘仁轨之类的老将也站了出来,申请出兵高句丽。

“当初,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无数将士们客死他乡。高句丽屡次诈降,又屡次反叛,在战争结束之后,更是将前隋将士们的尸骨做成了京观,以此来炫耀他们的功绩……”

“战场上,敌对双方相互厮杀,原本没什么可指摘之处。只是,将士们死后,他们的尸骨还要受到这样的侮辱,终究让人无法接受。高句丽这么做,分明是将我们这些人的脸往地上踩!正因如此,我大唐太宗皇帝当初才会亲征高句丽!可惜,我大唐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却没能攻灭高句丽。”

“如今,大周的强盛,更胜往昔的大唐。前隋士兵们的后人既然已经归唐,我们与高句丽之间的恩怨,也该做个了结了!”

“臣请战!”

“臣请战!”

苏定方与刘仁轨都是太宗时期的老臣了,如今他们身子骨虽然还算健朗,却不知还能再领几年兵。他们都盼着能亲自完成太宗皇帝的遗愿,将高句丽纳入大唐的国土范围。

换做是前些年,他们未必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可现在,大唐有这样的实力,有这样的底气去攻灭高句丽,为什么不去做呢?

前隋的将士,也是他们的同胞,他们的亡魂需要得到安息。高句丽也需要为其屡次挑衅大唐的行为付出代价!

“圣人,臣亦请战!”李令月越众上前:“臣是大周皇储,亦是圣人钦封的天策上将。为我华夏一雪前耻之事,臣义不容辞!请圣人成全!”

“不可!太女殿下身份贵重,怎能亲临险要之地?”有人立刻站出来组织。

李令月却道:“当初太宗皇帝能以帝王之尊御驾亲征,孤为何不可亲临高句丽?孤要亲眼看着高句丽的政权覆灭!孤还要将高句丽的王抓回长安,让他给圣人跳舞!”

一些老臣看着意气风发的皇太女,不由有些欣慰。

能有一个如此肖似太宗皇帝的后辈,紧跟太宗皇帝的步伐,实乃大唐之幸。

如今,大唐国力蒸蒸日上,想必太宗皇帝当初没能完成的伟业,能在皇太女手中完成。

武皇看了李令月一眼,没说什么。

就她本心来说,她是不愿意让李令月再率军远征的。可李令月的一番说辞,让她失去了拒绝的理由。

有些事,不是非得李令月来做不可,但由李令月出面,效果会更好。

武周二十四年秋,朝廷上下一致通过了攻打高句丽的决定。

武周二十五年春,李令月、苏定方、刘仁轨各领一路军队,兵分三路,进攻高句丽。

其中,苏定方与刘仁轨领的是陆军,李令月则领着海军出发,借道新罗,从朝鲜半岛的南端向高句丽发起进攻。

第209章第209章

新罗国王在收到来自武皇的诏书后,将朝中的大臣们召到了跟前。

“上国准备攻打高句丽,接下来,我们要全力配合上国的行动!”

新罗地处朝鲜半岛南端,身边有强敌百济与高句丽。

新罗国王正是靠着抱大唐的大腿,才将王朝顺利延续至今。

现在,大周那边有了新的指令,新罗国王当然不打算忤逆武皇的意思。

新罗大臣们突然得知这个消息,有些错愕。但他们也知道,上国的命令不可违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