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祥瑞 王莽和他的时代 > 第37章(第1页)

第37章(第1页)

没想到,吕宽深更半夜“洒狗血”时被当场发现,他立刻逃之夭夭。王莽迅速查明真相,把王宇、吴章都抓了起来。

吕宽连夜狂逃,一直逃到广汉郡5。广汉郡太守楼护是入了《汉书·游侠传》的人物,豪侠仗义,和吕宽的父亲有旧。吕宽去拜见了楼护,但没敢提“洒狗血”这件事,几天之后,朝廷捉拿吕宽的诏令到了广汉,偏偏楼护早在汉成帝时期就是王氏家族的好朋友,权衡了两边的私情孰轻孰重,这位“游侠”将吕宽拿下送至长安。

诅咒、厌镇、巫蛊,是历代宫廷政变里常见的事。汉武帝的陈皇后、汉成帝的许皇后,都是因为巫蛊诅咒被废;至为惨烈的当属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变”,杀掉和逼死了卫皇后、皇太子、皇孙以及他们的妻妾,只剩一个孤零零的重孙汉宣帝。所以,“诅咒”是宫廷中至为危险的秘密游戏,一旦暴露,血流必定成河。

案子的结果十分悲惨。吕宽很快被杀,全家流放合浦;王宇应该会想起被父亲逼迫自杀的弟弟王获,知道自己一定性命难保,在被抓之前就饮药自杀了。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怀孕的妻子吕焉,也被王莽下令在生下孩子之后杀死。

出谋划策的吴章死得最惨,先被腰斩,又被分尸。如前所述,吴章是太学博士,《尚书》名家,学生很多,这些学生都被王莽归为吴章一党予以禁锢,一律不得入仕。那些还想当官的学生只好改名换姓。

卫氏家族当然无法免祸,包括卫宝、卫玄在内的整个家族几乎被诛杀殆尽,只有卫太后凭皇帝生母的身份暂时保命;卫宝的女儿嫁给了中山王刘成都,也保住了性命,但被免为庶人,流放合浦。

卫氏家族是与几代皇室成员联姻的老贵族,卫太后的父亲卫子豪曾担任卫尉,是皇帝近臣;卫子豪的妹妹是汉宣帝的婕妤,长女是汉元帝的婕妤,幼女嫁给了汉元帝的儿子中山孝王,就是箕子的母亲卫太后。卫氏家族自此凋零,未来哪怕箕子真的成年亲政了,也没有了母族“外家”,王莽彻底终结了西汉外戚“轮流执政”的传统。

我们不禁要问,王宇究竟为什么铁了心要帮助卫氏家族呢?仅仅是私人友情吗?班固揣测说:

恐帝长大后见怨。6

就是说,王宇担心以后箕子成年,王莽去世,自己会被清算。就像霍光去世时备极哀荣,但他的家族却被汉宣帝诛杀,殷鉴不远。此外,王宇都不敢直接向王莽进言,考虑到王莽的性格,王宇的行为还透露了父子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而透露了王莽的家庭状况。可以想象,王莽在朝堂上尽显君子风范,但对待家人十分苛刻,尤其是常年用政治伦理、儒家教条来约束家人的行为,且毫无通融的余地。所以,王宇应当备受折磨,精神十分疲惫,他愿意推动王莽善待卫后,也可视为一种对父亲的反叛。

王莽有四个儿子(不含私生子)和一个侄子,至此,长子和次子均死在了自己手里。

七百多年后的一首诗,大概可以表达王宇临死之前的心情: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

3.一堂思想政治课

吕宽案的余波远不止于此,或者说不是余波,而是刚刚开始……

未央宫前殿里,太皇太后、皇帝在倾听王莽上奏。同列的朝臣们大多数还没搞清楚状况,毕竟这个案子一半是安汉公家事,一半是小皇帝家事,应该和别人没什么关系。

王莽上奏说,儿子王宇好比是在周武王死后叛乱的管公、蔡公,周公对这两位兄弟“一放一诛”,而自己诛杀了违反“为人后”之义的儿子,两件事性质相同,“臣不敢隐其诛”7。

在甄邯的安排下,王政君下诏对王莽处理吕宽案的做法予以肯定,说这是“不以亲亲害尊尊”8,能牺牲亲情来维护大义,但诏书里最后一句话才最为重要,令那些一开始还以为和自己没关系的朝臣嗅到一丝血腥味:

至于刑错,公其专意翼国,期于治平。9

只要能够维护国本,开启天下太平,就允许开杀戒。从当时汉廷运转的机制看,这道诏书应该是王莽的意图。接下来,他将把吕宽案从一个孤立的宫廷政变推向一场广泛而残酷的思想政治斗争。

话说汉朝的上层社会,包括皇族、王族、列侯、高级官僚,总人数其实并不多,很多人彼此认识、相互联姻,哪怕两个人并无交往,他们的圈子也有交集。涉及上层人士的案件,审理者如果想扩大惩治范围,很容易罗织罪名。从卫氏家族的“朋友圈”入手,可以把许多人罗织进来,哪怕没有参与吕宽案甚至不认识吕宽的人,都有可能被株连。

热门小说推荐

铁血强国
流泪的鱼wyj铁血强国
...
垂钓之神
会狼叫的猪垂钓之神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