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大夏第一暴君秦云笔趣阁 > 第 19 章(第2页)

第 19 章(第2页)

“那是肯定的。”说话间,谢成山的目光落在谢蓝衣的脸颊上,棚子下光线暗,但依然能看出谢蓝衣的气色很好,头发乌黑发亮,皮肤白皙透红,连嘴唇都像是涂了胭脂般饱满红润,一看就是不缺食的人。

看到她这样,谢成山才不再多想。

就在这时,赵堂和银珠驾着牛车将竹匾和蚕卵拉了过来,谢蓝衣见谢成山又变得和往常一样生龙活虎,抚慰几句后就紧忙过去抬竹匾了。

一百多个架子要放竹匾,还要撒蚕卵,谢成山担心他们忙不过来,并未急着回家去,而是和他们一起干。

忙完这些,赵堂和银珠又用牛车拉来了一张旧的四方桌和两个小椅,以及家里仅剩的一百斤石灰。

现在的蚕棚比起当初建在院子里时大了好几倍,再加上这季节雨水多,这一百斤石灰显然是不够用。

于是谢蓝衣就和赵堂商量道:“赵大哥,咱们这棚子大,后面要用的石灰肯定多,你能不能跑趟你堂舅三儿子的媳妇她娘家的大表哥的襟弟家,找他买点石灰,就按正常价。”

赵堂将石灰蹾放在蚕棚一侧,朗声道:“要干什么活,你直接说就是,不用这么客气,我明日一早就去他家。”

银珠提着小椅走进蚕棚,插进话茬,“前两日我还和赵哥商量着,之前他送我们那么多石灰,说要去他家走一趟,到现在还没去。”

谢蓝衣道:“哎那正好,趁着现在蚕卵还没有孵出来,你们俩个一块去,带上小鹿,到地方了替我向你亲戚道声谢。”

银珠高兴极了,“那成,我和赵哥明日就去。”说完还不忘正事,“那石灰要买多少斤?要大块的还是化开的?”

“和上次的一样就行,先要五百斤。”

银珠应了声好,赵堂倏然笑道:“我那亲戚石灰生意做的艰难,若知道来了大户,心里头肯定高兴。”

谢蓝衣道:“那也是应该的,上次他送我们那么多石灰,我们也不能白拿,以后只要养蚕都买他家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边说着话一边忙着手上的活,蚕棚里的气氛轻松愉快欢畅。

次日赵堂带着家人去了福阳县,谢成山驱车回了南竹村,家里只剩下谢蓝衣和魏承晏两人。

两人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蚕棚里。

短短半日,原本蚕棚里只有一张四方桌,两个小椅,到如今又多了张榆木做的罗汉床,和放置在罗汉床中间的矮几,矮几上有一套白瓷茶具,和两坛高粱酒,两盏油灯,这些都是魏承晏驾车去鹿和县买来的。

为了能随时喝上热茶,他还在罗汉床旁动手做了个小泥炉,小泥炉上架着烧水的铁壶。

这么一捯饬,蚕棚口瞬间变拥挤了。

而他本人此刻正瘫坐在罗汉床上,手臂随意搭在雕刻着井字纹的围子上,嗓音懒洋洋地道:“忘了买靠枕了,有点硌得慌。”

“行了你,你这弄得跟来度假的一样,咱们是来看着蚕的。”谢蓝衣走过去,在矮几的另一侧坐下。

“看蚕又不耽误休息,喏,尝尝。”魏承晏伸手拿起一块放置在矮几上的米糕,朝这边递来,“特意让她们多撒了一层糖霜。”

谢蓝衣伸手接过,拿在唇边咬了一口。

与魏承晏上次买的不同,这次的米糕不仅外面的糖霜多,里面还裹有厚厚的豆沙,一口下去,香甜软糯一样不缺。

一个米糕就有半个手掌大,谢蓝衣吃得停不下来,不知不觉身子向后靠,也学起了魏承晏样子,将手臂搭在围子上,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安逸。

蚕棚静谧,岁月静好。

不知过了多久,魏承晏倏然道:“还是得买个靠枕。”

谢蓝衣品着米糕,嗓音慵懒,“省着点吧,等卖完蚕茧再买,我担心银子不够用。”

魏承晏朝这边瞟了一眼,“怎么不够用?后面我们只要买桑叶就成了。”

“好像也……”话未说完,谢蓝衣腾地坐直了身,双眼猛然瞪大,“好像还真不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