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大唐西域记 白话 > 第十七回 戒日王伐五印度 阿逾陀无著化亲(第2页)

第十七回 戒日王伐五印度 阿逾陀无著化亲(第2页)

能清又说:“不知师弟们还记得萨他泥湿伐罗国坦尼沙被称为福地的故事么。那故事里的国王得到神谕与这里喜增王得到观音菩萨的指点,都再说同一个事情。”

玄奘说:“你们的看法都有道理。”

玄奘没有点破喜增王两度承袭大位的事实。原来在王增遇害后,喜增自然而然地承继了萨他泥湿伐罗国大位。后来罗诃伐拉曼死了,羯若鞠阇国内王位争夺很激烈,在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大臣婆尼作为老国王的内侄和养子,职望隆重,提议由喜增继承王位得到大臣们的赞同。但喜增做事谨慎,一方面祈求菩萨,确立自己继承王位的合法性,一方面不明确称王,而是与其姐罗阇室利共同执掌国政。这样,羯若鞠阇国的人也没什么意见。

喜增承继大位后,命令臣属说:“我兄长的仇恨没有报,邻国不归属,就无右手进食之期。各位臣僚,大家要同心协力,共同对敌。”

能净听了,不解。问道:“师父,喜增王用‘无右手进食之期’宣示什么呢?”

玄奘说:“印度人进食以手抓,不像我们用箸筷。他们用右手进食是一般人正常的生活方式,喜增誓言‘无右手进食之期’是在告诉大家大仇不报,就不过正常安定的生活。”

喜增这么发誓,励精图治,全国上下齐心协力。训练士兵,练出象军五千人、马军二万人、步军五万人的精锐之师。

六年后,他统帅全国军队,从西向东,征伐不臣服者,象不解鞍,人不卸甲,疆土大为拓展,短短六年之内征服五印度。军队大为扩充,拥有象军六万人,马军十万人。

史载公元606年至612年,持续六年时间里,戒日王持续六年大规模扩张征服,五印度相继臣服。建立起继孔雀王朝、笈多王朝之后又一个基本统一北印度的政权。

612年,坦尼沙国和穆里克国合并,戒日王成为国王。都城也有坦尼沙迁到曲女城。这一年是戒日王朝的开端。

此后将近三十年时间里,五印度没有战争,政治清明和平。

戒日王致力于积福营善,以致于废寝忘食。

下令五印度,禁止荤腥,不可杀生,如有违令杀无赦。又在殑伽河边建立起几千座做佛塔,各高一百多尺。

五印度的城池乡聚落、街巷道口,都设立精舍,储积粮食,配备药品,施舍给旅途行人和贫苦者,普遍布施,救济不充裕者。

凡有佛陀遗迹之处,都建立寺院。

五年中设一次无遮大会,竭尽府库收藏,除兵器外,都施舍给众生。

每年一次大聚会,各国僧徒汇聚在一起,逢三、逢七之日,供应衣食衣服住行汤药之用,装饰讲法之座,广设座席,让高僧大德互相商榷辩论,评论优劣,褒扬善者,贬斥恶者,罢黜昏暗者,提升清明者。

如果恪守戒律,品德纯粹深邃,推举他登上狮子座,戒日王亲自听他讲授佛法。如果遵守戒律,但学识不足,则也加以礼遇,表示尊重之意;而如果不守戒律,劣迹斑斑,便驱逐出境,不再加以理睬见。

邻近小国君主,辅佐他们的大臣,如勤勉地造福于民,求善事而忘辛劳,就携手同坐,称为善友。而与此不同者,则不愿相见当面交谈,实在有事要商议,也通过派遣使者往来办理。

戒日王经常巡察各地,考察民情,不常居于一地,随所到之处,搭屋而居。只在雨季的三个月,由于多雨不远行,便在行宫中准备佳肴,宴请各教派人士,僧徒一千人,婆罗门五百人。又常把一天分为三个时段,一个时段料理政事,两个时段造福行善,孜孜不倦,从忙到晚还嫌时间不够。

戒日王的丰功伟绩,佛教徒感恩戴德。能自由衷佩服,连声说:“伟哉伟哉!不愧为一代雄主!”

戒日王一统北印度,大兴佛教,建佛塔寺院,供养佛教僧众,使能清、能净、能自大为佩服,对他治下的佛教隆兴心向往之。

在兴奋之余,能清忽然想起一个问题,问师父:“师父,喜增王为什么称戒日王呢?”

玄奘说:“戒日王是喜增王的德称,梵语尸罗阿跌多。意思是‘持戒的太阳神’。”说完,就对弟子们说,我们还是去观瞻佛陀遗迹吧。

第二天,玄奘和能清、能净、能自早早起来,先到城西北观瞻佛塔。

这座佛塔,是无忧王所建造。当初如来曾在这里演讲精妙佛法历时七日。塔旁有过去四佛的坐处以及散步遗迹的场所。还有收藏如来头发、指甲的小塔。

从说法佛塔向南,走到殑伽河岸边,远远地可见三塔高耸,这里有三座佛寺。进入佛寺,到了佛塔下,方见其共在一圈围垣内,但门户却是各进各出。

寺内佛像装饰华丽,僧徒严肃庄严,有几千户净人奉侍比丘。

精舍有函宝匣,里面藏有佛牙,长一寸半多点,殊光异色,早晚各不相同。名闻远近,前来观瞻的官吏、平民络绎不绝,每天成百上千的人参拜礼敬,各种服饰如云集般。

前来观瞻的人们,来来往往,呼朋引伴,每天都喧闹无比,这使得看守佛牙的僧人倍感厌烦。

能净说:“我们在迦毕试国醯罗城的时候,碰到过纳金币取佛顶骨印证的规定,这里怕也会这样做吧。”

能自说:“师兄好眼力。快看。”

顺着能自的手指方向,玄奘也看到了佛塔下有一个告示,上面用梵文写着两行字。能清他们不认识,请师父翻译出来,大意是:若欲一睹佛牙,必须纳一金币。

能净拍手笑道,好个收费观瞻的办法。只是不知道人们舍不舍得金币。

正好一个僧人走过来,能自说,我问一问这个僧人。

能自拦住僧人,指着告示,问:“这个规定出来后,来观瞻的人是不是减少了?”

僧人答道:“礼拜的人并没有减少,每天观瞻的人仍然成群结队,反而使交纳金币成为一种布施的竞赛,人们争相投币拜谒。”

玄奘摇摇头,觉得这种事有辱佛门之斯文。

僧人骄傲地说:我们这里,每逢斋戒之日,都要请出佛牙,置于高座。那时,成百上千的宾客,个个虔诚地烧香散花,鲜花满地堆积,却总不能将牙匣掩盖。

佛寺之前,左右两旁各有一座精舍,高达一百多尺,基址使用石块,房屋则以砖砌为墙,室内置放的佛像,装饰着各种珍宝,有的佛像用金、银制成,有的则用黄铜鍮石浇铸。两座精舍之前,各有一座小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