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大唐西域记通俗演义百度 > 第八回乌丈那国多奇见 雪山大士闻半偈(第3页)

第八回乌丈那国多奇见 雪山大士闻半偈(第3页)

进入山谷,潺潺流水向西,再逆行向东流。行走于山中,各种花果,盖满了山间悬崖,徒弟们跟着玄奘,也多少修了些道行,看到流水,闻到花香,顿时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抬眼上望,山峰岩石高耸险要。俯身下探,山谷曲折迂回。

山谷中,各种各样的声音不时飘来。有时好像人声鼎沸十分喧闹,有时仿佛有人在抚琴讴歌。

能清和能净照例走在前面,玄奘居中,能自在师父后方紧随。

行不多久,能净返身奔过来,边奔边嚷:“师父,前面有好景致。”前面能清不断地招手,呼唤大家快快过来。

定睛一看,只见前面山谷里,有方石如同卧榻,好像人工制成,一块接一块,布满了山岩河谷。

问向导,向导说:这是如来听偈颂施舍生命的地方。

徒弟们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回事。

玄奘听了向导这么说,面色肃然,念声阿弥陀佛,说道:“原来如来闻半颂的地方在这里。”

徒弟们疑惑不解:“何以叫闻半颂?”

玄奘对着方石恭敬施礼后,方才转身对徒弟们说:“当初如来入大雪山修菩萨行,被人称为‘雪山大士’。雪山大士苦修的情形,得到三十三天天帝们的一致赞叹。这时,三十三天的天主释提桓因,就是帝释天,说,我们还不能断定他靠得住,除非我们前去考验他一番,看看他能否真正荷担得起无上的智慧觉悟这个重任。”

徒弟们都静静地望着玄奘。玄奘继续讲道:

“帝释天继续说,检验一块黄金是不是真金,要用烧、打、磨三种手段,我们去检验这个雪山上的苦行者也要用这个手段。”

三十三天的诸天帝听了都点头赞好。

帝释天摇身一变,变成一个状貌狰狞可怖的罗刹,下到雪山,在离大士不远的地方将身站定。

帝释天身形狰狞,但声音却依然清润圆朗。他以清雅的声音宣说过去佛所说的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雪山大士长期在这里修禅,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高雅的法音,欣喜异常。忙站起来,探视一下这法音从哪里传来,是谁口中说出?

由于长时间打坐,大士眼睛被长得出奇的头发遮住,等他把头发撩拨开,举目四下观望,哪有什么人影?只见不远处一个面目狰狞的罗刹蹒跚向自己走来。

大士思忖道:方才这两句法偈是谁说的呢?难道是这个罗刹?他满腹狐疑,左右看看并无别人,便走上前双手合十致意,说道:“善哉!刚才这半句偈是诸佛正道,一辈子都听不到这种空妙大义。大士是从哪里得来的?”

罗刹眼放凶光,逼向大士,张开血盆大口,露出獠牙,凶狠地说:“你这人,实在可恶。我已经很久没吃东西了,正饥饿难耐,四处寻找食物,一无所获。你那几句话,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信口胡言。”

大士不被惊吓,却虔诚地对罗刹说:“可是,刚才这偈语是您念的,可惜只有半截,名字既不完善,意义也不圆满,恳求您全部念出来,我情愿做您的弟子,终身伺奉您。”

罗刹说道:“你这人,始终胡言乱语。眼见我饥饿成这样子,还让我讲什么偈语。未免太爱惜自己的身体了。”

大士平静地问道:“那么,您平时都吃什么呢?”

罗刹意气不平地说:“这个还用问吗?我要说出来,可会嚇死很多人。”

大士说:“没关系,请您直说。”

罗刹前行一步,眼光更凶狠贪婪,却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我只喜欢吃软乎乎的人肉,喝热腾腾的人血。可是世人虽多,但他们都有诸天守护,我的力量又不足以杀死他们。唉,实在是烦恼啊。”

大士一心求法,早将幻身置之度外,他坦然地对罗刹说:“只要你把另一半偈语告诉我,我这身皮囊就舍身供您一餐。色身总是要随着生命的结束而去的,到时不免为虎豹豺狼吃掉,与其这样倒不如为求得无上正法而舍身供养您。”

罗刹轻蔑地说:“谁能相信你的话,为了八个字就舍弃自己的生命?这不是胡说吗。”

大士再次申辩道:“您呢,也真是糊涂。这是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打个比方吧,这好比一个人施舍了泥瓦之器,却获得了七宝之器一样。舍弃肉体之身,获得金刚之身,这是何等的快乐啊。”

大士接着说:“至于您说没有人为我做证明,您错了。大梵天王、帝释天和四大天王都在天上看着我,还有那些已经获得天眼通的菩萨能够证明我的话是真的,无量无数的十方诸佛也为证明我为半句偈语不惜舍身的事是真的。”

说到这里,雪山大士真的是重法轻身。考验至此,罗刹便说:“既然这样,那你毫升听着,我为你说出那半偈吧。”

大士高兴地解下围在身上的鹿皮衣,小心翼翼地敷设法座,然后恭恭敬敬地执弟子礼,请罗刹上座,然后合掌跪下,倾听法言。

罗刹张开大嘴,启动獠牙,突出清雅之声:“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雪山大士听毕,凝思半晌后,又在岩石、山崖、树干上,凡是可以书写的地方,都写上这个偈,然后从容不迫地穿上鹿皮衣,攀上一棵大树,一跃而下,从容捐躯。

这就是“雪山半偈”典故的出处。

罗刹本是帝释天化身考验雪山大士的,眼见大士投身而下,就要粉身碎骨,马上恢复本相,托住大士。诸天帝一起现身,来到大士面前,连声夸赞:“善哉!善哉!真是菩萨,在无名黑暗中燃大法炬,您必将成就无上正觉。”

诸天帝顶礼大士后辞别而去。

这雪山大士就是释迦牟尼否的前身,为法忘躯,超越十二劫,在弥勒之前证成佛果。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