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大唐西域记通俗演义百度 > 第八回乌丈那国多奇见 雪山大士闻半偈(第2页)

第八回乌丈那国多奇见 雪山大士闻半偈(第2页)

忍辱仙人见宫女跑过来,就给她们说法,宫女们听得入神。

羯利王醒过来,周边一个女眷也没有,便四处寻找而来,见状,心生嫉恨,便走过去问:“你是阿罗汉?”

仙人回答说不是。国王更嫉恨,说:“你不是阿罗汉,怎么和我的后宫说话?”

仙人说:“我对一切都没有贪心,和你的宫女讲话有什么关系?”

国王大怒,便说要试试仙人的道行,令人把仙人的耳鼻手脚一样一样地割下来。

忍辱仙人非但不怨恨,反而对国王说:“汝为女色,刀截我形,吾忍如地。我后成佛,先以慧刀,断汝三毒。”

能净插话道:“师傅,‘汝为女色,刀截我形’这话我懂,后面那什么‘慧刀断汝三毒’徒弟却不明白,是哪三毒?”

玄奘回答:“这三毒,指的是贪嗔痴。徒弟们,听仔细了。你们修行也得断三毒。”

玄奘仔细地讲:“贪,就是引起众生利欲之心的欲念。瞋,指的是仇视、怨恨、损害他人的心理。痴,就是心性迷暗,愚昧无知。这三毒特别容易使人丧失理智,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

能净听了,说:“嫉妒真的能使人丧失理智。师傅,那国王最后有没有善终?”

玄奘接着说:忍辱仙人刚说要断国王三毒,刚一说完,狂风突然大作,飞沙走石,而仙人容颜不变。国王非常恐惧,赶忙向佛忏悔,皈依佛法,仙人的身体恢复如初。

能清悟性高些,听了师傅讲完,说了一句:“哎呀,身体发肤,终将都会消亡的,这仙人看得真透。”

能净、能自都说:“师兄高见,过于执着迷恋反倒不好。”

玄奘听了,心中暗暗赞道“孺子可教也。”

瞢揭厘城东北行二百五六十里,进入大山到达阿波逻罗泉,这是苏婆伐窣堵河的源头,苏婆伐窣堵河从这里折向西南。

苏婆伐窣堵河源的山区气候寒冷。常常春夏时节严寒结冰,早晚都是雪花飞扬,雪花里五色斑斓,宛如彩虹,光辉普照。

能清经常能发现问题,问:“师傅,阿波逻罗是何意思?又为什么称为龙泉?”

玄奘说:“阿波逻罗是梵语,意思是无苗,无稻茎。龙泉就是造成歉收的龙泉。”

能清一脸迷惑,能净、能自更是困惑不解。

玄奘只好给他们讲解。

释迦佛之前的佛,叫迦叶波佛。迦叶波佛在世的时候,苏婆伐窣堵河源头这地方有个叫殑祇的人,此人曾是个精进的修行者,善念真言,精通咒术,能控制恶龙。龙王在他的调驭下不得兴风作浪,暴雨成灾。因此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粮食年年有余。当地百姓感激殑祇的恩德,每年都每家出一斗谷子,作为报酬感谢他。

能自说:“殑祇有好本事,心也好。”

玄奘看了他一眼,继续说:“可是年岁既久,有的人对殑祇的感激之心就渐渐淡漠了,每年的谷子也忘了送。殑祇心态就发生了变化,怨恨居民忘恩负义。殑祇发恶愿要化作恶龙,用狂风暴雨毁坏居民的庄稼,让这里的人颗粒无收。”

能净睁着眼,惊讶地说:“殑祇这愿忒毒了,哪里能这样做呢。”

玄奘接着说:“殑祇的怨恨越积越深,就死了。它死后果真转生为一条地龙,潜伏在这泉底下,每年雨季,殑祇作法,泉流出白水,大概就是洪水泛滥,淹没禾苗的意思。当地百姓马上陷入贫穷,缺衣少食,生活无着。”

能清道:“因怨生恨,又因恨而祸害百姓,这个龙看来活不了好久。”

玄奘说:“这时,佛祖降临世间,慧眼一看,这方百姓因龙的毒愿遭受苦难,于是前来教化这龙。随行的金刚力士用神杵敲击山崖,龙王畏惧,浮出水面,现出原形。佛祖也不责怪他,就地讲法。龙静静地听佛祖的讲,顿时心地清净,恶念全消。”

三个徒弟一起拍手,齐道:“佛祖真是无量寿佛。”

然后又齐问:“恶龙得到善果没有?”

玄奘说:“龙改过自新,答应皈依佛门。却又提出:‘我的食物都依赖民众田地,现在接受圣教,只恐今后生活难以保证,希望十二年收一次粮食。’佛祖出于怜惜,答应了它。因此现在这地方十二年之中,就要遭受一次洪水泛滥之灾。”

三个徒弟又说:“虽然龙还是作恶,好歹也入了佛门。阿弥陀佛!”

玄奘说:“这龙虽然偶有兴风作浪,但能弃恶从善,勤勉侍佛,总算修成正果,证得了罗汉果位。他就是五百罗汉第九十三尊山顶龙众尊者。”

能清指着能净说:“师弟,说的是你哦。”

听说阿波逻罗龙泉附近还有佛祖的遗迹,师徒便一路行去。西南行三十多里后,在河北岸发现一块大磐石,是当年如来佛祖降服阿波逻罗龙时,留下的足迹。人们随自己福力的大小,丈量时有长有短。后人在上面堆积石头为室,远近的人都来瞻仰,以花香供奉。

顺流而下三十多里,有如来濯衣石,这是当年如来洗衣的地方,石头上袈裟的纹理焕然可见,如同镂刻一般。

观完如来留下的圣迹,师徒回到瞢揭厘城,听说城南面还有如来遗迹,玄奘准备带徒弟们改天去观瞻。

能清向城里人打听,如来留下遗迹还有哪些。有人告诉他说,从瞢揭厘城向南行走四百多里,有座醯罗山。这山里就有如来的遗迹。

玄奘听说后,寻找了一个向导,带着徒弟们来到醯罗山。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