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鸾凤颠倒的意思 > 第97章(第1页)

第97章(第1页)

江映华哑然,拍了拍她的手:「松开吧,姐姐看着呢。把另一道旨意烧了,随我出去。」

二人一前一后地自寝殿走了出来,太后在外等了许久,颜皖知给她递了个恳切的眼神。

江映华回眸瞧着外头黑压压的一片,缓缓踱步出去,每一步都稳当坚实,扫视着众人,沉声道:「陛下崩逝,吾奉大行皇帝遗诏,统理丧仪。大宗正何在?随吾移步偏殿。」

众人正欲装腔作势的哭上一通,哀嚎声渐起,江映华冷眼瞧去,又道:「先帝喜静,知诸卿哀恸,垂泪缅怀即可。」

此话一出,年老之人未免觉得江映华有些冷漠,她神色淡然,不见悲戚之容,亦无痛苦之痕。礼部老尚书不忍,到底是出言劝谏:「昭王殿下此番未免有失礼数。」

「西行的是吾的亲姐姐,如何做,无需老尚书来教。旁的卿家还有何见教,别憋着,一道说来。」江映华语气淡淡的,负手立在廊下,寒芒扫视着众人。

左相微微起身,拱手道:「大行皇帝可有遗诏留下?臣等奉旨前来,夜入禁中,有护社稷大统之职分。」

太后在殿内听得真切,闻言便示意颜皖知出去。她手捧遗诏,打开殿门,立在廊下,朗声道:「宣大行皇帝遗诏。」

江映华望着众人恭顺的俯首帖耳,宽大的官袍掩盖了面容,根本看不出他们真实的情绪。她懒得纠结,转过身去撩袍跪地,等着颜皖知宣读这道沉重的使命。身在天家永远是朝事大于家事,言行举止皆被百官抓着纠劾的日子近在眼前。

听罢一道旨意,无人敢再多言半字。眼前这个行事不羁,阴晴无定的昭王,即将成为他们的新君。国朝连续两代女帝,姊妹相承,令人始料未及。

颜皖知将遗诏交予大臣验看无误,即便有人心有不满,也不敢贸然多言。太后自殿内缓缓出来,立在廊下,沉声道:

「国朝大丧,劳诸位卿家殚精竭虑。几位大相公佐好新君,朝政不可耽搁不理;礼部与宗正寺议定章程,治丧不可疏漏失仪。」

「臣等谨遵太后懿旨,太后节哀!」沉闷的应和声传出,太后看了一眼江映华,低声道:「人老了身子不济,吾回去了。」

江映华微微颔首,望着太后的身影隐入夜色。她怅然地仰首,孤月独照,今夜无眠……

四十五响丧钟传遍了皇城内外,一声声直击人心。此夜帝京被哀恸裹挟,宫门大开。

时光匆匆,二十七日已过,一应丧仪礼成,文武百官服除。恰逢盛夏,遵先帝遗诏,一应从简,尽早停灵入葬。其间江映华日日奔忙,连颜皖知都少有时间能见。料理完这些事情,便被百官催着登基,江映华身心俱疲,整个人都瘦削了一大圈儿。

即位大典上,她直接颁诏,立江翊宸为皇太女,为先帝上尊号,为太后加尊号。另,与安王赢枫和离,留其王爵尊位,加辅国大将军衔,兼禁军左卫大将军;再进颜皖知为侍中,统领门下省,为实权左相。一时间朝中文武要职,皆被江映华收入囊中。

即位当晚,江映华迁居承明殿。一人立在空荡荡地大殿里,连脚步声都能听得见回音。

颜皖知算着时辰,想着江映华该是回了寝殿,便悄声前去,问过青云后,闪身入了殿内。见到来人,江映华终于卸下连日来的伪装,一个箭步上前,抱着颜皖知呜咽起来。

强装镇定的小刺猬露了肚皮了。朝臣以为江映华雷厉风行,冷心冷情,即位前夜斩杀了嘉陵王党羽合计三百一十八人,再一次染红了京郊的护城河,一如江镜澈即位当年,震慑人心,惶惶难安。可其中逼不得已的苦楚滋味,颜皖知自是清楚的。

「哭出来就好了,哭吧。我还备了好多坛酒,想喝就喝个痛快。」颜皖知站得笔直,像个稳当的柱子由着江映华靠着,声音甚是柔和的安抚,两只手在她的背后轻轻的拍着。

「……皖知,以后没人护着我了。我以为我恨她,可到头来,我好想她。再没人给我挡着朝臣的弹劾,胡闹也没人撑腰了……」江映华的清泪簌簌落下,打湿了颜皖知肩头的大片衣料,直接浸透入了肌肤间。

「你还有我呢,我不会离开你的。长你七岁不是吃白饭的,以后你想如何任性就如何,我给你收拾烂摊子。谁敢说你,我就把他贬去边疆数羊,好不好?」颜皖知将人从怀中捞出来,抬手去寻丝帕,想给人擦拭泪痕。

江映华听得数羊两个字,破涕为笑,一时心急的嗤笑一声,竟吹出个鼻涕泡泡来。

颜皖知故作嫌弃模样的甩甩手,将丝帕塞进她手里,「陛下自己擦吧。」

「不,就要你来。你方才说的,烂摊子都给我收了,这也是烂摊子,快点儿。」江映华伸手指了指涕泗横流的一张脸,娇嗔道。

「活祖宗,」颜皖知接过帕子来,小心翼翼地探上江映华的脸,边擦边道,「陛下羞不羞,哭得吐泡泡,跟个孩子似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