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同时,要避免今后在一些重大事务上,因为疏忽检查,而让不法分子钻空子的风险。”
。。。。。。
才一个早上,今天省报的这篇《一诗两命,李鬼横行警钟鸣》文章,算是彻底火了。
报社的周社长,一脸喜色地跑到编辑部来找记者钱淑珍,告诉她道:“小钱呀!恭喜你呀!刚刚我接到省宣传部那边的电话,说你的这篇《一诗两命,李鬼横行警钟鸣》文章,写得非常好。
将现实案件与警示意义相结合,充分揭示了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典型的假冒身份问题。
省宣传部那边,已经选中这篇文章,投稿到中央的内参刊物上了。
那边说了,有极大的可能被内参选中。啧啧!这可是了不得啊!
那是内参呀!中央的领导不一定每天都看《人民日报》,但是内参却都是必看的呢!
小钱啊!你这一下是真的要出名了,还有你准备的另一篇关于林火旺的个人先进事迹的文章,也写得很好,打算什么时候发呢?”
一连串的夸奖,让本就业绩优秀经常被夸的钱淑珍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而且,连她也想不到,这篇文章真的能被内参所收录,这对于一名记者来说,可以说得上是最高光的时刻了。
连国家领导人都能看到你的报道,并且引发重视。
甚至因此还能促进一些国家的法案或法律落地,简直就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呀!
“周社长,其实我也是运气好,到林家沟生产大队去采访的时候,碰巧遇到这件事罢了。
而且,将这次的案件,作为一个警示案例的想法还是林火旺同志教我的呢!
在我看来,林火旺同志拥有非常敏锐的新闻触觉,思想层次也很有高度,如果能让他到我们省报来当编辑或记者的话,就好了。”
说出这话以后,钱淑珍自己都有些没底气。
周社长也是笑着说道:“我倒是也想呀!像林火旺这么有才华的年轻人,谁不想要呢?
可你不是也说过么?林火旺拒绝了京城《诗刊》的编辑岗位邀请,还会看得上咱们省报?
不过我有预感,这个年轻人以后的成就绝对不低,自然身上的新闻就不会少。
你可以和他长期保持联系,说不定每年都能给你出几篇像这么有影响力的文章呢?”
周社长也不是吃干饭的,在革命时期,就在延安负责过我们党的一些宣传口工作,自然对于新闻和媒体的敏锐性很足。
“好的!周社长,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关于林火旺的采访文章,如果主编审过没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明天发呗!
正好等明天的报纸出来以后,我一起寄给林火旺。
他在林家沟生产大队,真想看报纸,都得到公社里才有。”
钱淑珍笑着点点头道,脑海当中也不知不觉浮现出了林火旺的身影来,回响着他那天在招待所房间里念出来的那一句《一代人》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