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第二天,一大早。
《吉省日报》新鲜出炉。
随着邮递员投递到各个单位和个人的家中,头版头条的《一诗两命,李鬼横行警钟鸣》,立马就第一时间吸引了所有看报者的目光。
吉省省政府办公楼里,许多干部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泡一杯浓茶,然后拿着今天的《吉省日报》先看看。
“咦?老周!你看今天的省报,怎么还有错别字呀?一尸两命,写成了一诗两命,这新来的编辑还是记者,怕是文化程度不高啊!”
“哈哈!还真是呢!不过有点奇怪啊!如果是错别字的话,这么明显,在主编那就过不去,更不用说后面还有校对和审核呢!”
“也是!我再往后看看,还真不是错别字,是真因为一首诗而导致两条人命没了。。。。。。”
“一首诗要了两条人命?这什么诗呀?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这几时我家闺女天天都在家声情并茂的朗诵的就是它。”
“这也太可怕了吧!这个叫钟跃进的知青,为了抢一首诗的署名权,最后居然害死了两个人。”
“那个赵欢也是活该,心思如此歹毒,被钟跃进一个挑唆,就杀了田进步。。。。。。”
。。。。。。
一时之间,整个办公室里都热闹了起来。
这个时候的人们,娱乐节目本来就少,身边的八卦也不多,好不容易从报纸上看到这么一桩离奇的案子,自然都兴奋地讨论起来,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尤其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在《诗刊》发表出来之后,热度就一直在全国各地发酵了起来。
只要是个文艺青年,几乎就没有不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的。
同样的,《诗刊》上标明的作者钟跃进,也成为了他们追逐和崇拜的偶像。
甚至不少人,都把对钟跃进的这种崇拜和敬仰之情,写成了信寄到了《诗刊》杂志社编辑部,要求他们转呈给诗人钟跃进呢!
结果。。。。。。
现在却从报纸上,看到了这样的报道,一个个都被惊得目瞪口呆起来。
“不会吧?钟跃进是抄袭的?那真正的作者是谁呀?一个东北农村土生土长的农民?怎么报道里,也没提他的具体信息呀!”
“很难想象,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能写出这样优美的诗句来。真想见见他,这样的农民诗人,才更加可敬。”
“钟跃进真是欺世盗名之辈,搞得我都恶心我自己了,居然崇拜了他两个月的时间。”
“还好一切都真相大白了,省报的记者也真是厉害呀!居然能调查得如此深入,将案件的细节全都还原了。”
“你们好好看看标题,这个冒名顶替的事件,其实是在给我们敲警钟呢!
如今特殊时期结束,国家百废待兴,许多档案和文件都有缺失。
一些不法分子,就非常容易通过伪造文件和信息,假冒他人的身份,或者捏造一些高干子弟的身份来行骗。我们这些政府的政务机关,一定要好好把关。。。。。。”
“对!局长说得对,这起一诗两命的案件,不仅是一个典型的社会案件,更应该引发我们相关部门的启发,严查一些冒名顶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