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家父宋仁宗笔by御风流 > 第55章(第1页)

第55章(第1页)

赵昕刚在自己紫宸殿上的专属椅子上坐正,就接收到了来自章得象的幽怨目光。

在吕夷简以老病乞骸骨之后,章得象就接任成为了百官之首。

按无良爹的面授机宜,这位好就好在是闽人,在朝中根基不深,所以造就了一副柔软的好身段。

假使实施变法,必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时还可借他的身份与威望弹压百官。

事实也是如此,赵昕以太子的身份办小报,搅动东京城乃至于整个开府的舆论,搞羊毛织场,弄得御史台的言官弹劾不断,但因为章得象一直没有表态,事情也就一直含混着。

而现如今章得象都这么幽怨地看着他了,可见受到的百官压力很大啊。

但赵昕也只是礼貌性地冲他笑笑,然后就偏过了头不再搭理。

改革如开弓,没有回头箭,更没有温情脉脉,你好我好大家好。

涉及利益,只有你死我活的厮杀。

他这已经是很温和丶很循序渐进丶很顾及大宋朝文官们脆弱小心脏的方式了。

但如今站在紫宸殿上的文官们显然不这么认为。

张茂则才刚喊完升朝,就有谏官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官家,太宗昔年将讲武殿改为崇政殿,是为彰显文德教化。今骤然改之,恐招致天下不安啊。」

赵昕微不可见地摇摇头,心想这家伙到底是怎么混入谏院的,杀伤力亟待提高。

好在接下来就是谏院正常水平了:「官家,太祖丶太宗丶先帝三朝帝王致力文治,就是因为武臣凶顽,脑生反骨,一旦得势,便生弑主篡位之心,万不可优容过剩啊。」

「官家,岂不闻魏博的牙将,长安的天子乎!」

谏院的言官们接二连三的走出,又在表达过自己的想法后一个个的拜倒,很快就带着那些红袍官一块,形成了一块巨大的丶不容人忽视的地毯。

表达的观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武臣是不可以信任的,若非这些家伙是国家必需的部分,早就被舍弃了。

唯一能称得上克制的地方就是没有直接将矛头指向赵昕这个太子。

赵昕也并不意外今天会出现如此激进的劝谏场面。

毕竟因王伦动乱,已经杀了两个文官,狠狠地踩了一脚通往文官地位高山的刹车,阻碍了「刑不上大夫」这一终极梦想的实现。

但杀文官一事毕竟是事出有因,占据了道理的制高点,针对的也只是个人,让不少人能够怀揣着侥幸心态继续当鸵鸟。

可把崇政殿改成讲武殿这件事,毫无疑问是在试探全体文官了。

因为这意味着当年三代官家是怎么把武臣给踩下去的,现在的官家和太子就能怎么把武臣给扶起来。

总要给官家和太子表明他们的态度,维持住文贵武贱的局面才好。

赵昕坦然地看着在在自己面前铺开的「大地毯」,虽然他看不到这些人的表情,但能感受到这些人身上弥漫出来,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

然后将目光转向朝堂上那些还没跪下的文臣:章得象丶晏殊丶杜衍丶范仲淹丶韩琦丶富弼丶欧阳修丶蔡襄丶王素……

同样的,这些人也在看他。

官家和太子的态度他们都已经知晓,但他们需要一个能够说服他们的理由,否则下边的小弟也是不好安抚的。

赵昕知道,这就是他无良爹今日特地将他提溜来的目的,所以很有自觉地从椅子上溜了下来,走到跪了一地的文臣中去。

「虽然你们先前说得很杂,但我还是听明白了大概。你们说不能将崇政殿改为讲武殿,是因为本朝的崇文旧制是吧。」

「臣启殿下,正是。」有一人高声答道,满腔的怒气都快冲到赵昕脸上来了。

赵昕不由掏了掏耳朵,佯做不耐烦道:「启奏就启奏,你吼那么大声干嘛。」

难怪他爹敢一张口要他六成份子,他的脾气可忍不住有人这么吼他。

彷如即将喷发火山的文官们气势顿时一滞,不复最初的爆裂。

赵昕也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继续平和地问道:「那再来个人和我说说,是不是因为是旧制,所以就得奉为圭臬,不得丝毫更易呢?」

这个是标准题,于是很快有人答道:「回禀殿下,自然不是。圣人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朝正是有鉴于五代,这才……」

赵昕这下是真不耐烦,甩手打断了这人的话:「少成天张口五代,闭口五代的,本朝的国号为宋,也没跋扈到当街杀监军然后造反的兵将。

「你要一直这么说,我可就要以为你是将如今视做五代,暗讽官家暴虐无德了。」

「殿丶殿下明鉴,臣忠君爱国之心,天日可表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