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家父宋仁宗笔趣阁 > 第43章(第1页)

第43章(第1页)

「黄口……」没藏利荣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被梁鹤单臂给摁在了椅子中:「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还请使者谨言慎行,不要让我难做。」

没藏利荣望着梁鹤那双满是煞气的眼,喉结滚动几下后艰难地点点头,算是应下。

赵昕适时吩咐道:「够了,咱们回去吧。三天后,富卿会与你们接洽,本宫希望你们那时已经同意回去向元昊禀报此事了。」

刚出了都亭西驿,赵昕就向富弼交代道:「倘若他们三日后不愿接受,那就再加赔银三千两,依此类推,直到他们答应为止。」

「啊?」原以为是会得到面授机宜的富弼一听赵昕这个要求,人不说石化吧,也呆住了。

「殿下,这个条约已经够苛了,再加夏人恐怕会再启战端啊……」富弼不愿反驳赵昕,但作为臣子的本分让他选择了进谏。

赵昕笑得轻松:「放心,他们已经没钱没粮了。说句实话,若非中原大旱,前线钱粮告急,我是想毕其功于一役的。

「李元昊不傻,我相信比起立刻亡国,成为阶下囚,他会选择再苦一苦西夏百姓,期待卷土重来。」

在军事判断方面,富弼愿意无条件相信面前这位殿下,但还是不无担心地说道:「可如此苛的条件,恐怕会激起夏人同仇敌忾之心啊,假以时日,又将成大患。」

赵昕又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不怕夏人同仇敌忾,只要咱们发展得比他们快就好了。」

「臣愚钝,不知殿下这个发展得

比他们快做何解?」

「我就举个例子来给彦国来解释吧。每日赚十文钱的人最嫉妒的人是谁呢?是那些每日赚十五文的人。他们绝不会去嫉妒赚那些每日赚两贯钱的人,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大户人家肯定请得起护院仆役。

「当夏人赚得没我们多,又从我们手里抢不到的时候,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做呢?」

富弼凝神细思了一会,脸上露出笑容来,喜道:「他们会跟在咱们身后,指望咱们从指缝中露出一点好处给他们。臣明白了,殿下圣明!」

只是乐过之后又有些不安:「殿下今日在都亭西驿中的所作所为,恐怕会被言官弹劾啊。」

这不是言官找茬,而是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如此。而且认为越是弹劾高官,越是能清正风气。

赵昕属于他们眼中绝佳的靶子。

虽然这种弹劾对赵昕来说不疼不痒,但富弼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毕竟这是未来的官家,不能总这么行事出格。

赵昕从鼻腔中挤出短促的不屑哼声,反问道:「彦国可还记得昔年太祖皇帝是如何答覆唐国主李煜的使者徐铉的吗?就是那个说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的徐铉。」

富弼下意识答道:「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

话刚出口,富弼就讷讷无言。

赵昕打了个哈欠,双手揣袖上辇,不知在说给谁听:「你们总说本宫对军汉太过优容,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正是他们的血汗,才让我们现在能挺直腰板,大声说话啊。」

富弼躬身送赵昕的仪仗离开,闻言不由浑身微震。

他觉得自己悟了。

但回过神后随即是深深的懊恼,糟糕,一时大意忘记问太子殿下为什么允许用羊毛抵帐了。

那玩意稀烂贱,该以什么价格折现好呢?

巧了,垂拱殿中的赵祯也在询问羊毛的作用。

「最兴来,本朝的羊毛只取上佳者制笔,余者都弃置不用。你为何要在条款中加上准许羊毛抵帐呢?这收来有什么用?」

赵昕把早就准备好的说辞端了出来:「儿子用过羊毫笔了,觉得这羊毛和棉麻质地相仿。棉麻既能搓成丝线织布,这羊绒应该也能。

「而且羊毛质地绵密,当会比麻絮更加暖和,能为天下百姓多一项御寒之物。

「况羊毛若出于夏土,也不必担心为了种棉麻而少了耕地,饿了百姓。夏人若能靠贩羊毛而得利,将来必是多养羊而少养马,此一举数得。」

赵祯扬眉:「所以你先前让梁鹤满东京城,甚至打发人去江南找织工就为了这个?」

赵昕点头:「正是。那些织工也对儿子说,羊毛纺织可行,只是还需一些时日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赵昕没有说出来的是,在他学习过的历史线中,各国工业革命都是从纺织业开始的。

而且纺织业还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下游连在一块不知道能带动多少人就业,更甭说还有制成品可以带来的经济剪刀差和文化输出。

将来若是裁撤冗军,正好把人往里安排,免得失了饭辙导致社会秩序动荡。

赵祯听出他心中早有成算,并不是鲁莽行事也就不再追问。

反正对条约中西夏应给予的赔偿他只在乎意义难得,连钱绢都没多看得上,更别说是稀烂贱的羊毛。

只要最终能胜,之前打过的那些败仗也就变得不重要了。就如汉朝的白登之围,唐朝的渭水之盟一样,都会变成卧薪尝胆,励志图强的典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