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成亲一事,只有一次,不能重来,即使这几人现在与自己的夫婿关系还不错,到底还是遗憾,对于即将进门的五福晋,个个都羡慕不已,等着晚些时候好生打量,到底是什么天仙,能让五阿哥这般费心。
胤祺迎着风带着仪仗跑在路上,轻轻的打了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并不在意到底是谁在背后念叨,他只一心往林府跑去。
从紫禁城到黛玉家里的大街早已净街清道,不许一个人进入。至于远一些的,胤祺和黛玉不会经过的地方,才是让百姓们同乐所在。
胤祺春风得意,马蹄疾驰,没多久便从紫禁城到了林府。
鞭炮声在胤祺刚出宫门的时候便已响起,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等胤祺到林府的时候,林府前头的路上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红纸。
胤祺勒住缰绳,安抚住躁动的马匹,踏着厚厚的红纸往林府大门走去。
林府里,黛玉在听见鞭炮声之时,便已紧张起来。再如何与胤祺相熟,与他成亲也是从熟悉的家里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黛玉不可能不忐忑。
黛玉纤细的手紧紧拧着帕子,手指由于用力泛出青白之色,上好的杭绸上用苏绣绣着的鸳鸯被揉成一团,远远瞧着好似水鸭子一般。
梳妆娘子与梳头娘子一拥而上,最后再为黛玉整理一番,确保妆容发饰的完整,王熙凤更是笑着打趣:“咱们姑娘日后可是进了福窝窝,有着享不尽的福分。”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对黛玉说着祝福。
黛玉扯了扯嘴角,被雪雁等人搀扶着起身,小步端庄地往外头走去。
此时胤祺已经在正屋里拜见过林如海了。说是与寻常人家无二,到底还是有着区别,例如林家观礼的人们,无人敢对胤祺起哄,更无人敢拦胤祺的路,又例如林如海便不敢受胤祺的礼,在胤祺向他行礼的第一时间,便从椅子上弹了起来,闪身避开,并与胤祺同样站在屋子里,不再回椅子上坐下。
前师生、准翁婿两人站着,其他人更不敢坐下,正屋里的椅子便形同虚设,与胤祺和林如海一道望着后院的方向。
盼望着,盼望着,在胤祺的望眼欲穿中,黛玉终于走了出来。
旭日高升,将金黄的叶子照得更加绚烂,光影摇曳间,黛玉如同九天仙女,下了凡间。
胤祺从来都知晓黛玉长得好,但她平日的打扮都偏向素雅,最是清水出芙蓉的鲜嫩,今儿个全套礼服穿在身上,硕大的东珠在头上额前脖颈上晃着,尽显雍容。
黛玉令丫鬟松开手,她一步一步地向正屋走来,步履行动间,头上的钗鬟未见丝毫晃动,行走间连裙摆的摩擦之声都几不可闻。
“不愧是林家女。”前来林家观礼的人也不少,有那等熟知林家家谱的夫人,由衷发出赞叹。
累世侯爵之家,书香门第之后,这样的姑娘,若不是入了皇家,都不知得让多少家打破头去。
其他与林家不熟悉的夫人们,也连连点头,对黛玉的规矩赞赏不已,琢磨着林家是否还有别的待嫁女,说给自己的儿子。
身后窸窸窣窣地议论之声,胤祺充耳不闻,他眼神紧紧地盯着黛玉,片刻都不愿移开,等到黛玉一步一步地走到他的身旁,两人并肩而立,黛玉提着礼服,屈膝往下行礼,叩拜林如海的生恩。
林如海早在见着黛玉的时候,眼泪便已经在眼眶中打转,等到黛玉拜下的瞬间,他简直老泪纵横。当年黛玉那么小小的一个人,他费了多少心血,将她养大,也到了成亲生子的年纪。
林如海几乎要语不成调,他断断续续地说完了对黛玉的叮嘱,半是无奈半是欣喜地说道:“去吧。”
黛玉强忍着眼中的泪意,听到“去吧”这两个字的时候,还是滴了下来。好在她脸上摸着的脂粉不浓,眼泪冲刷之后只浅浅淡了一层,并未冲刷出沟渠来。
等着黛玉站起身,胤祺肃了神色,不顾林如海的阻拦,冲他鞠了个躬,神色认真地说道:“林大人,我绝不负令爱。”
林如海定定地看了胤祺许久,却也只见到他眼中坚定的神色,无一丝犹豫与闪躲,林如海一直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点,无论日后如何,到底现在的五阿哥,对黛玉是一片赤诚的真心。
胤祺与黛玉转过身子,往林府外走去,胤祺的结亲仪仗,早已在外头候着了。
全套礼服首饰重逾数十斤,黛玉穿在身上只觉着沉甸甸的,她悄悄的将身子靠在胤祺的身上,减缓身上的负重,胤祺感受到黛玉的依赖,悄悄扬起嘴角,不动声色地放慢了脚步,顺着黛玉的节奏,一步一步地往外走去。
轿帘已经掀起,胤祺的手借着宽大礼服的遮掩,扶着黛玉上了轿子,等黛玉坐定之后,胤祺一踩脚蹬,翻身上了马。
胤祺坐在高头大马上,迎娶着心爱之人,意气风发之意再也遮挡不住,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胤祺骑着马在前头小踏步地走着,自林家到紫禁城一道,鞭炮更是不断。
那马儿刚开始还被这鞭炮声惊吓到,等经过这么些时候,再听见爆竹声响,马只淡定的喷着鼻息,再无躁动。
很快,迎亲的队伍便回了紫禁城中。
南五所里早就热闹起来,虽然没有胤祺这个主人,但其他兄弟也各自找了熟悉的人,喝酒划拳,好不热闹。
等见着火红的花轿在南五所门前落下,年幼的阿哥们一拥而上,虽然已经见过三哥和四哥的热闹,对于五哥的福晋,他们依然满满的都是好奇。
几个年长的阿哥,反倒是出于避嫌,站得远远的。
突然只听见前头传来一声惊呼,然后便是老五胤祺似真似假的调侃:“我急着娶福晋呢,你们快别挡道了。”
堵在门前的阿哥们乖乖让开,露出一张似喜非嗔的芙蓉面。
一直得意于自己福晋家世比林家好的三阿哥,突然觉着他一直以来得意的事情,好像要打个对折。
胤祺领着黛玉入了南五所,此时礼部的官员早已在南五所里准备妥当。
按着民间规矩,新人成亲需要跪拜天地、高堂,然而在天家,胤祺又非太子,康熙如何会特意来他的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