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本宫不偏心txt格格党 > 210220(第3页)

210220(第3页)

朝堂上的动静再带到民间,整个京城都是热热闹闹的。

乌雅秀贞一说起来,宜妃就知道说的什么事儿了,顿时有些酸兮兮的:“你们家老四,现在可真是出息了……”

“看你说的,他什么时候没出息了?不一直都是如此吗?踏踏实实做事儿,诚诚恳恳为人,忠君爱国,友爱手足。”乌雅秀贞打断她的话说道,宜妃忍不住转过头翻个白眼,这可真是……给口气就胖上了。

可心里再酸,宜妃也是没法子再说什么了,毕竟胤禛这功绩,几乎是能比得上开疆拓土了。众兄弟里面,现在就属他比较出挑了,就连太子……之前满京城还都是在说太子复立的事儿呢,现在可没人再想起来了。

就好像太子也变得无足重轻了。

想到这个,宜妃就有些幸灾乐祸:“听说毓庆宫那边摔了好几个茶杯呢,你们家老四既然有这样的能耐,怎么没提早拿出来呢?”

在一废太子之前拿出来,那太子就能又多一个筹码了。

现在太子虽然复立,但复立的太子,就好像没有以前那样强的光环了,就好像一个价值连城的玉佩,摔碎之前,几万两银子都不一定能买得到。但是摔坏了,重新粘合起来了,就算是修补的比以往更好看,但是这价值,已经是大大的降低了。

“老四就是有再大的能耐,也控制不了这四季变化啊,他是人,又不是神。”乌雅秀贞说道,水稻一年四季如何长,还能是胤禛摆摆手说成熟就能成熟的吗?

毓庆宫那边,乌雅秀贞其实是可以预料得到的。太子虽然被复立,但是没了以往的尊重,没了以往的权势,再加上被康熙时时猜疑,被兄弟们更加猛烈的挑衅,还有层出不穷的陷害,他的处境,只会越发的艰难。

除非,是现下康熙忽然没了,再或者,是胤礽谋反成功。否则,时间越长,对胤礽来说,就越是不利。人嘛,若是长时间绷着,一点儿疏漏也没有,那就成神仙了。

她笑着问宜妃:“听说九阿哥又要去江南了?”

江南那地方……怎么说呢,就好像是个钱袋子,谁缺钱了就往江南走一趟。江南的官儿,最好做,因为只要不出大岔子,基本上任职满了都能升迁,因为这地方本就富饶,基本上不用官员出多大的力气来改变。但江南的官儿,也最不好做,因为谁都想伸伸手,从这里面捞一把。

胤礽之前伸过手,还被胤禛给查过。现下嘛,是八阿哥要伸手。

乌雅秀贞带了几分冷淡的说道:“都说九阿哥是财神转世,依我说啊,九阿哥还是要小心些才好,神仙能转世,那都是下凡来渡劫来了,渡劫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宜妃脸色有些不太好,觉得乌雅秀贞是在诅咒九阿哥,可不等她回嘴,乌雅秀贞就起身走人了,她再多的话说不出来,只将自己憋了个脸色铁青。

接下来胤禛和胤祚就忙起来了,康熙的意思是要再种植一年水稻,以求更多种子。胤禛的皇子,还有胤祚的,九格格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被拿去用了。这事儿呢,全权交到了胤禛手里,胤祚就是去帮忙的。

没多久,毓庆宫那边就叫了胤禛过去说话。

谁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但人人都知道,胤禛是脑袋上带着伤出来了,毓庆宫里能对胤禛这个雍郡王下手的,还能有谁?别看一个小小的伤口,那在朝堂上,简直是引起了轰动。

原本的太子党,开始担忧太子党是不是要拆分了。

已经隐隐成了势的四爷党,也开始慢慢的为分家造势了。

而八爷党这些人,一边开始攻击太子,一边就开始嘲讽胤禛。

反正,主打一个谁也不闲着。

【作者有话说】

快穿《炮灰的救赎(快穿)》日更中,肥了可宰,求收藏,预收文清穿《完美耿贵妃》,完美系列重出江湖~~~预收文现言《朕的大清亡了》,康熙和德妃的穿越七零文,预收快穿文《我是表妹(快穿)》,喜欢的话收藏一下哦~~~

第212章

康熙也没闲着,在整个京城热热闹闹的议论这杂交水稻得时候,康熙转头就下旨,册封胤禛为雍亲王了。

不说别人,三阿哥首先绷不住了。之前康熙那爵位大放送的时候,只他和大阿哥被册封了郡王,剩下都是贝勒。那会儿他在胤禛面前还高高在上,可没想到,风水轮流转,也就是几年功夫,自己从郡王做亲王,又从亲王调到了郡王,胤禛倒是好,一步一个脚印,贝勒变郡王,郡王封亲王。

自己这个当哥哥的,居然还屈居于胤禛之下。那日后见了面,是胤禛喊他一声三哥,还是他胤祉要给雍亲王行个礼?

这会儿很羡慕大哥了,人在家中坐,就不用拘泥于这些礼节了。

大阿哥若是知道三阿哥这想法,估计要问一句这福气给你你要不要了。

胤禛得了册封,就越发的小心谨慎了,一来是太子性情和以往不同,哪怕他自己不承认,他现下和康熙也是有几分相似的,都有些过于猜疑,很是怀疑身边的人是在等他倒霉,盼着他再次下台。所以对胤禛呢,哪怕也知道胤禛忠心义气,却也总控制不住自己去怀疑。

二来呢,烈火烹油嘛,康熙连亲手养大的太子都能怀疑,那自己这些个不如太子的,在他心里就一定是纯洁无瑕了吗?与其热热闹闹的被康熙怀疑,倒不如自己安安分分的在家里呆着,既能抽空教导一下孩子功课,还能念念佛经让自己沉淀一下心情。

胤禛不出门,只将自己的笔记送到了工部,不管是宣传这水稻,还是推广这水稻的事儿,剩下的,胤禛是一概不掺和了,反正就算是他万事不管,这功劳也不会算到别人头上来。

乌雅秀贞在庄子上住了小半个月,因着胤禛和康熙都忙,她索性就又带了那拉氏她们,住到圆明园去了。

那拉氏早晚都带着李氏和年氏来请安,李氏老实本分,那拉氏还是挺照看她的。年氏嘛,现在也比以往更长开了些,容貌更端庄秀丽,又生了孩子,也还有几分温柔贤惠的气质。

她文采是真好,就胤禛这水稻,人家硬生生做出来好几首诗。虽说乌雅秀贞也没觉得太诗词多经验——怎么说呢,自从大清出了个纳兰容若,别人的诗词就总少了几分味道,连康熙的大作,在乌雅秀贞看来也就平平。

这就好像看多了牡丹梅花,再看路边的野花就总觉得有些小,也少了些香味。

所以这诗词到底如何,乌雅秀贞也没评价,倒是那拉氏挺捧场的:“额娘以前也有写书的,年妹妹若是还有文章,倒不如收集一下,出个诗集什么的。”

年氏眼睛一亮,但顿了顿,又有些害羞:“我内院女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