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雅秀贞就噗嗤一声笑出来了,这世上谁老的快,宜妃都不会老的快。她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心宽,看着是斤斤计较,实际上大事从不放在心上。
这样一路吵吵闹闹的,赶路的日子虽然枯燥,却也不算难熬,到蒙古的时候正好是八月里,八月的天气,秋高气爽的,草原上的风景是正好。
到了蒙古的第二天,康熙就带着蒙古的亲王郡王,举行了一场打猎比赛。
也是这次的打猎比赛,展露了胤禛的短板——力气不足。
因着在路上被侍卫们带着骑马了,所以现下,从大阿哥到六阿哥,都要自己骑马射箭。
四阿哥也要自己骑射,他在宫里的时候也和大家一起骑射,可没人很留意过他用的多大力气的弓箭,宫里是一个比较平和的环境,就算四阿哥拉不动大的弓,武师傅也不会特意说什么。
可现下,众目睽睽之下的比较。
康熙又好面子——也不能说是康熙好面子,是但凡做父母的,总忍不住将自家孩子拿出来和别人家孩子比好。蒙古和胤禛差不多年纪的少年郎,用的弓箭都比胤禛的大。
蒙古年龄比胤禛小的小孩子,也能拉更大的弓。
再仔细一看呢,连六阿哥,都用的是和胤禛一样的弓箭。
这次总共带出来六个阿哥,胤禛用的弓箭,是最小的。
大阿哥,太子,三阿哥,比他年长也就算了。五阿哥,六阿哥,比他年幼都比他强。
康熙虽然面上没说什么,但是那失望的眼神就让胤禛有些受不住了,回帐篷的时候都没精打采十分难堪,觉得处处有人在看自己笑话一样。
六阿哥悄悄来找了乌雅秀贞说这事儿:“四哥没比过别人……汗阿玛虽然没说什么,却是叹口气,又要了四哥的弓箭看……”
乌雅秀贞就明白了,伤了小孩子自尊心嘛。
她让人准备了些四阿哥喜欢吃的点心,拎着篮子去找四阿哥。四阿哥和六阿哥住一个帐篷,六阿哥这会儿留在乌雅秀贞那边呢。只四阿哥在,他坐在软榻上,低着头在发呆。
听见脚步声,抬头看一眼,有些没精神的起身行礼:“德额娘安。”
乌雅秀贞伸手摸一摸他脑袋,将点心篮子给他:“吃一点儿吧,听小石头说,你中午都没吃?”
中午吃的烤肉,胤禛心里有事儿,只吃了几口就回来了。
少年人正长身体,看见烤肉想起来打猎,心里烦闷不愿意吃,但看见点心,这肚子就有些咕噜噜起来。
乌雅秀贞等他吃了两块儿,肚子里有东西了才慢吞吞的说道:“你喜欢吃的这个杏仁酥,是咸口的,你知道厨房是如何做出来的吗?”
胤禛怔愣了一下,不太明白乌雅秀贞为什么会忽然问起来这个。
他回想了片刻,实在是不知道,就摇头。
“这个是油炸的,做好了就是一层层的酥脆,又有杏仁的微苦回甘,这样吃起来是不是就不会太腻了?”乌雅秀贞问道,胤禛虽然迷茫,却还是点点头。
“油炸,杏仁,这两样算不算杏仁酥的长处?”
“那你喜欢鲜花饼吗?”
乌雅秀贞又问道,胤禛摇头,乌雅秀贞笑道:“但是我喜欢鲜花饼,鲜花饼鲜,甜,清香,这算不算鲜花饼的长处?”
胤禛忽然开口:“德额娘,我知道您要说什么,这世上万物,各有优点长处,有人喜欢这样的,也有人喜欢那样的,你不喜欢这样的,并不表示这样的不好,是吗?”
乌雅秀贞怔愣了一下,点头,就是这个意思。虽然康熙有点儿嫌弃他力气小,但他还有别的长处,他别的长处,康熙也是看很重的。就比如说,胤禛写字写得好,等他略大一些,康熙就让他跟着太子,每年年底的时候替他写福字和对联,用来赏赐大臣。
但是吧,没发生的事情不能说,乌雅秀贞只能很隐晦的来劝说胤禛。
胤禛却是有点儿无奈:“德额娘,您实在是很不擅长劝说人……”
真的,从皇贵妃生病那事儿上就看出来了,劝说的话总是那么没逻辑,不通畅,有一种鸡同鸭讲的感觉。
胤禛真正从佟佳氏生病的事情里面走出来,最后靠的是康熙的劝说。
现下胤禛被康熙的态度伤到自尊心,乌雅秀贞又来劝说,说的还是那么……前言不搭后语,哦,也不算前言不搭后语,就是有些四不靠。
他力气小比不过别人,连自家弟弟也比不过,这和杏仁酥鲜花饼有什么关系呢?
胤禛小小年纪,忍不住叹大大的气,但怎么说呢,因着对乌雅秀贞的无奈,他心里的郁结也散开了些——看,额娘这样的成年人了,不也不是在某方面是有些不擅长的吗?
他力气小怎么了,谁也没说过力气小的人射箭就不好了啊,他完全可以多练练准头的嘛,射的准可比力气大好多了,到时候他只要瞄准弱点来一下子,那可比只有力气大的莽夫们强多了。
胤禛很快就自我劝说完毕,力气小,完全不是什么见不得人,或者丢人的事情!人吃五谷杂粮,本就不可能一模一样,他虽然力气小,但他其他方面不算弱,完全没必要因着自己力气小,就自怨自艾,觉得自己没了长处优点。
越是这样想,越是通透,胤禛的精神气儿也就慢慢回来了,这有了精神,也就越发觉得肚子饿了。
他看乌雅秀贞,乌雅秀贞还在自我怀疑呢:“我很是不擅长劝说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