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美人谋短剧 > 第416章(第2页)

第416章(第2页)

天授三年春,朝廷再次下令于地方兴修学堂,并允许女子入学,且规定幼儿至七岁时,由朝廷出资,无论男女,都必须受学三年。

中央最高的医学府太医署,与中央最高学府国子监,也开始招收女子,并选派女官进入国子监担任博士与教授。

天授三年夏,李瑾再次颁布政令,创立科举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策士,是年秋,又创武举。

年冬,李瑾再次下令修订律令,在章和刑统的原有基础上增加与修改各种条例,并命女官参与制定。

天授四年,女官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认为时机成熟的李瑾,向天下颁布了一道取士的诏书。

将内廷女官的考核制度,与外朝的选士并入科举当中,设立了一个全新的选官制度——女科。

消息一经传出,轰动朝野。

作者有话说:

爱真的会让人自卑。

请各位仔细阅读以下解析。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考究,作者不是学者,知识和水平都有限,平阳的许多改革,为作者根据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提高女性地位的理想化的产物,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之下,这种理想化的东西想要变现几乎不可能,因为有些东西要从实际出发。

小农经济最重要的是什么,其实并不是土地,而是人口,也就是所谓的劳动力(生产力)那么拥有生育的女性,就会变成一种社会资源(提供,生产劳动力)而统治者想要维护统治,就必须要发展,所以历朝历代,都把生育看得很重,甚至制定律法,规定结婚的年龄期限。

我所说的女性是弱势群体,并不是指我们与男性的力量悬殊,而是因为就目前来说不可更改的繁衍模式。

在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平阳的这种改革,如不是在我书中,是必然会失败的,因为会激起社会矛盾。(这个太复杂了,一时半会儿说不清)

再讲讲女性接受教育吧,是从近代北大校长蔡元培招收第一个女学生开始,当然在此之前曾有女性办过女学,但到现在其实女性开始受学并没有过去多少年。

作为女性去看,去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会感到十分的窒息与压抑,中国古代史我称之为,女性的苦难史。

第356章英雄末路当磨折(四)

天授四年夏,朝廷完善了科举之制,于省试及殿试中增加糊名之法,无论是考官还是皇帝,在决定成绩的名次出来前,都不得揭名,极大的保证了科举的公平性,并将进士科定为主要选仕的科目,凡通过礼部贡院试,皆赐本科出身,经殿试天子亲策,按照考核成绩定为三等,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过后,张皇榜于朱雀门前,并于太极殿举行传胪大典。

完善科举之后,李瑾又在以武安侯萧怀玉为首的关中集团支持下,正式开设女科,昭告天下。

凡天下读书之人,无论男女,无论出身,无论年龄,皆可投名应试。

并从天授四年的秋闱开始施行,准许女子参试,如通过州县的解试,便可入京参加礼部所主持的省试。

女科的设立,意味着女子可以通过科举,正式踏入仕途,进入朝堂,并参与国家的决策。

消息传遍九州,引起轰动的同时,也引来了不少质疑。

女子从内宅走出去,家中便无人操持,这道诏令,打破了几千年来默认的男外女内的规则,亦即将改写千年来人们心中早已默认的男尊女卑。

而这样的政令,触及了太多人的利益,不再仅是士族,而是全天下,于是很快便引起了反对,可在强权之下,他们不敢公然反对皇帝的诏书,不敢违抗朝廷的政令,于是他们将目光转向了自己的身侧,他们开始限制妻子,女儿。

皇帝以女子之身当权,她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但从沉睡中醒来的人少之又少,尽管得到了政令的支持,也有许多人试图冲破牢笼,藉助这道光,打开枷锁,没有了制度的阻碍,可她们却被困在了方寸之地的家宅中,她们遭到了至亲的反对,不被理解,不被认可,不被允许。

而这就是那道远超于规则的枷锁,你看不见,也听不见,可是它比任何无理的规则都要沉重,它束缚着你,让你无法动弹,让你喘不过气。

但乌云已被金光划破,光照进来的地方,自由的意志,正在生根发芽。

拥有自由意志的人,绝不会屈服,绝不会害怕,绝不会退缩。

※※※※※※※※

女科之制,在九州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让更多人从沉睡中醒来,有了敢于抵抗的勇气。

也拉开了改换天下的序幕,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