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里不缺笋子吃,这次就摘了一把,剥皮煮煮,就能切了下锅炒菜。
芦苇附近还能找到水芹菜和藜蒿,这个季节遍地是宝贝,陆柳非常喜欢。
地里的菜也多,黄瓜都长出来了。有别的菜吃,他就会生啃黄瓜。
新摘的黄瓜水分很足,鲜脆可口,甜味不算浓,吃着却停不下嘴。
这些家里吃不完的东西,都能拿到县里去卖钱。
隔天,黎峰收拾收拾,把韭菜、黄瓜、豆角都拿了一筐,再有一筐装了些藜蒿和水芹菜,笋子连着卖了一阵,他这头歇歇,暂时不送笋子。
在竹筐之上,他又捎带两大包山菌,再拿了一大包芦苇叶和槲树叶,看陆杨那边要不要卖粽子。
另外他娘最近编了几把扇子,可以一起捎带过去。
这个扇子就不卖了,给陆杨他们扇风用。天气要热了,扇子不离手。
陆柳新晒了一些皂荚,也装了一包。平常洗衣洗手都能用。
黎峰这辆板车是跟陆杨互换过的,车身更大,余下一点地方,他往上放了数捆艾草。
端午节,各家门窗都要插艾草,这东西肯定卖得出去。野味不拿了,拿不了。
正是月初,大强要出门给丁老板送柴火,与他一起出门。
他俩出门了,王猛跟三苗就落了单,正好黎峰下帖子约兄弟们喝酒,他俩就去找二骏和四猴,约着往山里走一走。
新村的汉子都在忙着种地,他们闲着算什么事儿?
四个人结伴,少三两一条猎犬没事。
他们打算往深山里走一走,三苗的猎区比较深,紧挨着他们新开发出来的猎区。他今年还没去过。
里面肯定有很多好货,他们几个赶在端午节前回来吃酒就行。
都是上山的老手,说干就干。
约好结伴,都没起早,午饭的时候,各自收拾家伙,就往山里去。
陆柳见他们往山里走,搭着问了一句,王猛跟三苗和他熟悉,都笑呵呵说了,“到三苗的猎区看看有没有好东西,他的猎区远,山菌都没人采,我们拿了很多麻袋,到时你别嫌品相差才好!”
陆柳笑呵呵跟他们聊了几句,目送他们走远,心中不是滋味。
说起来,黎峰在年轻猎户里很有声望,招呼一声,许多人都跟着他干。也很多人想跟他一起闯深山。
成亲以后,黎峰只在山口转悠,也就猎野猪那回走得远。这么久,都没去过他拼命闯出来的猎区,也不知黎峰心里憋不憋闷。
陆柳想起这个,心情有些低落。
天晴的时候,去采菌子的人少,家里得闲,陆柳也编扇子。
他挨着娘一起坐,心里藏不住话,问起上山打猎的事,怕他总是担忧总是哭,把黎峰拖住了。
陈桂枝说不清,儿子大了,心里会藏事,她了解孩子,又不能把孩子的心思全摸清楚。她只能告诉陆柳:“大峰是个顾家的好孩子,以前上山,那是没法子,他不拼,我们一家没法过日子。现在有了别的奔头,一天天忙活着有事情干,能挣着银子,少去山上也正常。你要实在记挂,回头问问他的想法。”
黎峰跟陆柳说过,也是这个话。
他没有一定要上山的意思,他就是想挣钱养家。
陆柳也早说过,他要挣多多的银子,让黎峰不用再上山卖命。
他垂眸想想,又看了看大山的方向,记起来一件事。
年后不久,他初学管家,除了娘的教导,大峰也教他事情了。
领头人,要让人吃饱饭、挣到钱、有命花。
现在固定搭伙的兄弟,都跟黎峰一起拼过命,多少次都差点交代在山上了,这么些年下来,他们在寨子里有了声望有了窝,攒下了家底。
成家以后,该要大干一场。更加努力有奔头,黎峰却好久没动静。
陆柳想着,以这个标准来看,干别的事情也成。
干别的事情,也能挣到钱、吃饱饭。危险性还低,可以有命花。
大峰说端午的时候请兄弟们吃酒,应该就是为着这个事。
陆柳琢磨好久,想明白了,也宽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