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穿到北宋当权臣by醉酒花间 > 第507章(第3页)

第507章(第3页)

状元郎出身的进士刚到地方就被当成贪官令鬼震惊,有“天子御史”之称的庞籍养了出了个纨绔儿子令鬼震惊,大宋有宗室王爷造反更令鬼震惊。

大宋都那样了还有宗室闹事?疯了吧?

熟悉民间情况的老臣们都觉得造反的宗室王亲多少有点大病,不熟悉宋朝民间情况的历代皇帝却没那麽多想法。

皇家嘛,是个男的都想当皇帝,哪个皇帝在位时没处理过几个想造反的亲戚?

【旧的知州被一把火送去刑场,新知州许遵很快上任,这位新来的许知州是从大理寺外放到登州,在律法上造诣颇深。】

【然後,登州就发生了拉开变法帷幕的阿云案。】

【登州阿云案讲的是一个叫阿云的女子在母亡服丧期间被叔叔许配给一个姓韦的老光棍,她不愿嫁人选择杀人却因年幼力弱未能杀死,之後到县衙後如实供认罪行,许遵判她流放,而京城刑部大理寺却执意判她死刑。】

【律法是在不断的改进中逐步完善的,谋杀已伤到底该怎麽判?阿云的情况到底能不能从律法上从轻处罚?】

【朝中因此吵的不可开交,英宗和王安石本来就想变法图强,单纯的案件争执逐渐演变成刑律之争、慎刑派和重刑派之争乃至变法派和守旧派之争。】

【阿云的案子赶在变法之前,变法肯定要得罪人,有利益冲突也有对失败的恐惧,对那些守旧派来说,他们的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和手段打压变法,案件的本身如何不重要,只要是王安石支持的他们就反对,于是英宗更加坚定了变法的决心。】

【整日和那些掉进钱眼里的蠹虫打交道治不好国,他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能别人说什麽就是什麽。】

范仲淹听到这里只有叹气,“官家左右摇摆,变法如何能成?”

天下终究还是皇帝的天下,只要皇帝态度坚定,路上遇到的难题能少上九成。

可惜……

滕宗谅耸耸肩,“仙家说了,庆历年间的新政虽然失败,但是为治平年间的变法攒了教训,能给後辈当教训也是有功。”

不要沉溺于过去的失败,多看看後面的成功,虽然後面的成功和他们关系不大,但是仙家都说了他们的失败给後头的成功提供了经验,所以後面的成功依旧和他们有关系。

别管其他人怎麽说,他们只要认定大宋的繁华昌盛他们功不可没就行。

对,就是这样,没毛病。

其他人:……

如此自欺欺人,岂是君子所为?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也挺有道理。

【在万衆瞩目之中,治平年间的变法在争吵中开始,所有政策都先在京东、河北、淮南三路试行,苏相所在的登州正好归京东路管辖。】

【实干派难得,有能力的实干派更难得,虽然变法初期苏家人的立场能跳踢踏舞,但是苏相一直都是坚定的“管他能不能行试试再说”派,再坏也不能比现在更坏,试试还有好转的可能,干了不亏。】

【正如前面所说,苏相更擅长和民间百姓打交道,青苗法在试行的三路引起轩然大波,登州试点的成效甚至远超王安石自己在地方的成果。】

【政策制定的再完美也都是想当然,究竟可不可行要看在地方的成效,只老王一个人觉得行不行,连着多个地方都可行才是真的行。登州试点的成功给京城的皇帝和老王带来更多的信心,多个地方都因新政策变得更好,那些说新法不好的要麽是特殊情况要麽是当官的自己不行。】

【变法开始前几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露出马脚导致被朝廷查出贪官本相的官员数不胜数,都知道变法是烧钱的活儿,治平年间的变法因为抄贪官的家愣是没缺过钱。】

【根据不靠谱的小道消息,抄贪官的家来补国库的缺这个主意是苏相回京後提出来的,不管是不是真的,这个法子都完美的解决了国库缺钱的问题。】

【苏相的万人嫌之路由此开始,中间打仗那几年好点,後期回京继续万人嫌。】

【不错不错,皇帝开心,清廉的好官开心,百姓开心,只有贪官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皇帝们:羡慕。jpg

能臣不嫌多,虽然他们生前有很多能干的左膀右臂,但是看到别人家的能臣还是会眼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