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方让他给个理由。
这理由,不是用来说服观众的。
而是用来,给上边的人,解释给更上边的人听的。
因此,张远给这位刘主编说了一个故事。
故事生在古代,时间不可考。
某日,九江郡的一位农夫因为对当地县令摊派多重田赋不满。
便搜集了农司颁布的减负条例,拉拢乡邻,想要抵抗这种压迫行为。
县令得知后,将农夫捉拿至县牢之内。
名曰教化。
数日后,农夫被教化至死……
骨肉亲人死于非命,农夫家人奔走相告,纠集半百之数的亲属上县衙闹事。
被捕快驱离后,又遭打手围殴,伤者十数。
此时传扬后,周围四县百姓对强征田赋一事早已不满,便纷纷揭竿而起。
携青壮,老幼,持农具工械,愤然集结。
不出几日,人数过万!
将县衙团团围住。
县令妄图故技重施,派捕快恐吓人群。
未曾想,民众暴怒,当场打死捕快一名,打伤无数。
并将当地捕头一并击杀。
事已至此,再难回头!
农夫们冲入县衙,捉住县令后,将其殴打良久,而后挖坑活埋。
并拆毁县衙后,才四散而去。
此时生后,朝野震动,六部惊骇,迅召开会议,商讨过失。
张远说完故事后,刘主编表情严肃,脑门上有冷汗凝结。
这是古代故事。
对,古代故事……
“你说这故事,是什么意思?”刘总编赶紧岔开话题,不敢再听了。
“您听我慢慢说。”相反,张远一点都不急。
“《大明王朝1566》这部戏,它的开局便是严党为填补国库亏空,以改稻为桑之名,强行兼并百姓土地。”
“弄得浙江百姓民不聊生。”
“严党为了自己财,也为了讨好嘉靖帝,不惜毁田踏苗,甚至毁堤淹田。”
“因欺压百姓太甚,桑农齐大柱率领大量农夫包围总督衙门。”
听着张远介绍至此,刘主编眉头一抖。
太像了!
太像刚才那个故事了。
“其后朝堂内斗不谈。”
“但严阁老一派面对百姓怨声载道,依旧将“改稻为桑”定为国策。”
“甚至其中赵贞吉一角,还说出了‘再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的荒唐言论。”
“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