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买活虾回来放冰箱冷冻可以吗 > 11101120(第7页)

11101120(第7页)

对于定居点也是理所当然的轻视——弗朗机人已经在南部大陆发展了一百多两百年了,即便不算有色奴隶,光是自己人都至少有几万之多,这还是一个总督区而已,用这样大的力气,去对付一个定居点,怎么可能会有第二种结果呢?定居点就算有了三五百人,那又怎么样?勇敢的民兵,在火铳帮助下,个个都能以一敌百,这是在多次镇压起义的过程中真正发生过的战斗,他们对于自己的无敌,是很有信心的!?发生在吕宋的作战,毕竟太过遥远了,而且,谁也不会把这样的丑事到处传播,这或许也是埃尔南的一点私心作祟——支援美尼勒城,是他的决定,从任何角度来看,这个决策是必然的,因为美尼勒城是大三角航线的一个节点,而这条航线对银矿总督区来说至关重要。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所以理所当然,也不愿听到大家谈论此事,那些从吕宋狼狈败退回来的幸存者,都得到了告诫:闭上嘴,好好地过自己的日子吧。

如果把这批人也掺进民兵队就好了,至少他们对于远东的敬畏,或许会让大家小心一些……埃尔南也感到了轻微的悔意,但现在考虑这些已经于事无补了,再说,也不全是他的原因。那些士兵从吕宋逃回来之后,多数都饱受后遗症的折磨,有些甚至已经半疯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根本没有参加民兵队的条件。

事已至此,再怎么埋怨胡安也没用了,事实就是事实:这群傻子民兵,甚至都没有看到定居点的屋顶,在半路上就被狡猾的远东人派出党羽,不知怎么地就蛊惑了周围的土著,以及他们带去的战奴,在一个没有星星的夜晚,乘夜全部俘虏——只有少数几个警醒的老兵得以逃脱,回来报信,胡安就是其中的一个,甚至哪怕是他都没法把整件事说清楚,提供的全是片面而无证据的见解。

“我觉得应该是弗兰克和他的黑奴。”

他的叙述颠来倒去,最后总是归结于这样虚弱的指责,就这也还有好几个幸存者不赞同,“弗兰克是个诚实讨喜的好小伙子——不怪他,和他有什么关系?他的黑奴更是连弗朗基话都不会说,怎么和我们的战奴交谈?”

“是那些远东人的巫术!他们好像会操纵那些低等奴隶的心灵——土人是这样,黑奴也是如此,这些低等的动物,好像先天就会受到他们的吸引,愿意给他们卖命,哪怕一句话都不说,只要是闻到了一点味道,从风中听到了一点消息,他们就会深信不疑地投靠过去!对!一定是巫术的关系!”

这些老兵,一口咬定了是神秘力量在作祟,并且非常的坚信。埃尔南对此心中有数:这不过是在推诿责任,如果是邪灵作祟,那么,对抗定居点的事情可就不能交给他们民兵了。

比起来,他倒是更愿意相信胡安,因为埃尔南比一般人还是要更了解远东一点的,他知道,现在远东有许多欧罗巴人在聚集,至于黑奴……更不用说了,壕镜惨败后,黑奴在远东、南洋安顿下来早就已经是事实了。

甚至,罪恶渊薮的手也已经伸到了东非洲,还在往西非蔓延,在他和老友的通信中,很多朋友都饱含忧虑地提到:现在的黑奴,没有那么好捕捉了,他们的部落之间也会联合在一起,信仰一种新的邪恶教派,彼此传播着关于欧罗巴的坏话,甚至很多人还在怀念他们从前的国王……不论如何,现在捕奴这个行当,没有以前那么好干了,这似乎都和罪恶渊薮有脱不开的关系。

对南方大陆的四大总督区来说,这又是个很坏的消息,比起本地土著奴隶,他们还是更喜欢黑奴,黑奴总的来说,是一种最受欢迎的劳役奴隶,体健而且生命力强,很容易养活,能发挥的作用和牛马差不多。

黑奴供货的紧张,使得本地的劳作效率大大降低:现在黑奴的价格越来越高,死了是很难有补充的,那就不能和以前一样把他们往死里驱策了,多少得考虑一下长期性的问题,这当然也会造成本地的减产。

这就是海洋的世界,海洋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让弗朗机人的商船满世界地做生意,同样也会让弗朗机人会受到远洋变化的重大影响。或者说,这样的影响也不仅仅是弗朗机人……埃尔南意识到,这是一种必然的不便——在世界霸主这个极其有限的小舞台上,一个庞然大物要登场,它所带来的巨大风浪,必然会让其余国家都感到异样的颠簸。

而更让人难受的是,这样的事情并非在开始就会让你察觉到它的发展,而当你意识到的时候,它已经近乎于不可逆转了,哪怕是埃尔南这样的高官权贵,都不由得感到无力——他能怎么办呢?该怎么才能扭转这让人绝望的发展?他甚至连拔掉这个小小的定居点都办不到!

当然,他还远远达不到无人可用的程度,民兵队失败了,但总督区还有撒手锏——他永远不会轻易调拨的矿区守卫,银矿区是总督区的核心,这里理所当然重重布防,哪怕是还富裕的年代,埃尔南一竿子支出了两千多人去支援吕宋总督区,他也没有动矿区守卫一个人。

在不向外求援的情况下,他还有四千人左右的军队,全副武装之下,一路平推掉定居点都是够了,如果向其余三大总督区求援,虽然有被弹劾的风险,但至少也能分别借来数百精兵。埃尔南并不天真,他知道这个数字,在远东根本不算什么,但这里是新大陆,他们的敌人是一个定居点而已——要拔掉这个定居点,这么多兵不至于办不到吧?

如果只有这么个定居点就好了……最让埃尔南恼火的就是这点了——这些民兵队,甚至还没到达交战区,就已经被俘虏了,一点有价值的消息都没带回来,他最想知道的是,定居点有没有手段可以直接和远东联系,如果没有,那他大展拳脚将没有任何顾忌,只需要确保没有活口留下就行了,但如果有的话……

想到传言中,那个冒充东方贤人的女撒旦,她的手段有多么的丰富和酷烈,埃尔南也忍不住轻轻地颤抖了一下。哪怕只是听那些半疯的士兵提过几嘴,他也不想成为‘黑天使’窥伺的目标,黑天使那种阴恻恻的怪笑,似乎也有一种魔力,只是被模仿出来,都能在人心中留下深深的印痕。美尼勒城的大教堂成为了罪恶的证据,难道……他有一天也会被女撒旦打入京观塔,成为塔尖的点缀吗?

埃尔南忍不住又吞咽了几下口水,他心神不宁地在沙发上变换着姿势,又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似乎是要平息那股突如其来的幻痛,他再次确认,“你说,他们只是俘虏了民兵队,并没有当场处决他们?”

是的,当作战意志不是很坚定的时候,民兵队只是被俘虏,都成为了好消息了——只是被俘虏而已,多少也体现了定居点的态度吧?定居点也不想把总督区往死里得罪,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远东人好像其实不是特别喜欢打仗,他们还是很喜欢谈判的。俘虏民兵队,或许就是谈判的开始——如果能通过谈判解决问题,那埃尔南也求之……不,不能这么说……咳咳,只能说他也并不反对……

“带上会说土著语的翻译,再去拜访定居点一次,让土著给我们带路,去探访我们的俘虏,传递出我们想谈判的意愿。”

打,也尝试着打过了,既然出师不利,那就换个办法。埃尔南虽然是贵族,但并不傲慢,或者说,十几年前在吕宋的那一仗,已经把他的傲慢给打没了,他打发胡安又跑了一趟,去尝试着开启谈判:民兵队肯定是要换回来的,这可都是弗朗机人自己的血脉,也是他们在本地统治的基础。

除此之外,双方划定边界,互不干扰,这也是埃尔南能接受的条件,虽然这会让总督区的日子更难过,但权衡下来也只能接受了。他甚至还报了一点指望——如果能把银币结算谈下来,回复阿卡普尔科和美尼勒城的结算方式,那对总督区来说,反而是因祸得福,能让他们缓上很大一口气了。

当然,银币结算也是他的一个小试探,这件事肯定不是定居点能做主的,如果定居点敢就这件事展开谈判,那就说明他们能联系上远东渊薮,如果他们不谈,埃尔南也就知道该怎么拿捏相处时的分寸了。

远征的民兵队铩羽而归,虽然总督府明令禁止,但这个消息还是传遍了城里,甚至很多邻近的乡下都有人得到了消息,不少焦虑的主妇驾车进城打探消息,这也给总督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埃尔南总督除了前些年吕宋大败之外,很少有如此食不下咽的时候,在焦虑的等待下,十余日光景一闪即逝,胡安等人带回了定居点的答复:

为什么说远东人不喜欢打仗,总是喜欢谈判?这一次,埃尔南总督是尝到滋味了,他对着定居点的答复,半晌无语,明明是看透了定居点的心思,却依旧感到了一阵一阵的无力——

银币结算,定居点说可以慢慢谈,他们已经把话回传了,这就说明他们的确和远东有快速联系的办法,不管用的是什么邪术。边界勘定、互不侵犯,这些都可以谈,当然俘虏交换也是可以谈的,胡安说民兵队的人都好端端地活着,吃得也不错,除了要做活和上课之外,没受什么折磨——但是,定居点提出的条件就有点刁钻了。

他们不要钱也不要物资,他们要总督用人来交换——这些被俘虏的民兵,他们的农庄、家庭中使用的所有奴隶,不分人种,全都要赠给定居点,用来交换这批民兵!

“这是这些战奴帮助我们的条件,我们素来信守约定。”

定居点的信差,一个能说流利弗朗基语的远东人,似笑非笑地说,“我想,总督您应该也能聆听到这些宝贵民兵,他们家人的心声吧,用不值钱的奴隶,来交换主子的自由——这难道不是很划算的买卖吗?”

如果是个愚笨的贵族,大概恐怕还真会这么想,但不巧,埃尔南总督多少有几分小聪明,他能够预见到这个交易背后蕴藏的陷阱,他肥厚的脖颈上方,那双狭长的眼睛少见地瞪大了,仔仔细细地看着这个邪恶的远东人,确认双方已经建立起了这样的默契——你知道这个约定背后意味着什么,我也知道你已经知道了,可我还知道,你没有半点办法,来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一整个农庄的奴隶,一次性得到自由,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不在总督区广泛流传?!那些听到了这个消息的奴隶,他们又会怎么想?

虽然可以约定互不侵犯边界,但……明摆着的,这些邪恶的远东人,已经要把他们的触角探到总督区里来了——而埃尔南总督对此能有什么办法?

他没有半点办法!

第1117章新生镇隐忧

【在定居点的建设中,不能说是完全一帆风顺,的确也有过困难和紧绷的时刻,但是,大体来说,在黄金地这块自古少有人居住的土地上,生存还是要比较容易得多……】

周老七写到这里,笔锋不由得稍微一顿,在纸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黑点,他沉思了一会,才往下写道,【没有历史记载,是个突出的缺点,如果用历史来衡量文明程度的话,可以这样说,离开华夏,几乎都是蛮荒野地,唯一稍微能比较的,大概是欧罗巴了。

但根据学者所说,欧罗巴的历史记载之风,兴起得也很晚近,他们系统记载历史的意识成型得太晚了,很多古早历史都只能用史诗来呈现,但史诗几乎是不能当做信史看待的,太多模糊和夸张的地方了……

同样的现象也见于华夏周围的蛮族,只有真正经过中华教化的藩国,从教化实现的那一刻开始,才有真正的,可以用来参考的历史。不过遗憾的是,这种历史也常被毁去,只留下一些含糊的遗迹,一点点微小的希望——只要存在过,或许就有重现的一天,如果连存在都不曾有过,那就真的是半点希望都没有了。】

【黄金地的历史,就遗憾地处在‘半点希望都没有’的阶段,如果把一整片黄金地大陆分为南北来看待的话,目前大家普遍认为,黄金地的精华在于南大陆,南大陆的气候更好,大多数地区都可以完全定耕化,而我们到达的北大陆,是更接近于鞑靼草原一般的存在,土著为游耕结合渔猎放牧——但是,很有趣的是,本地的畜牧业发展得相当晚近,还是伴随着欧罗巴白番的到来才兴起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