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林泽用到许多儒家经典词句,来进行论证。但又着力避免使用晦涩深奥的词句,使整篇文章语言平易、条理清晰。
通过乡试和会试的磨砺,林泽在代圣人言的技巧上,更上一层楼。
他已经做到牢牢抓住圣人说话时的心理和思想,大量使用问句,恰当地使用语气词。增加文章的生动传神,就像真的是圣人在娓娓而谈。
“安得实用其力者,一起焉而副吾之望哉”
整篇文章一气呵成,林泽写下最后一句反问句,完成本次覆试第一大题。
仔细检查行文字句,有无用词不当、条理不顺之处。林泽看过三次后,右手也休息够了。
伸手在砚台里沾了沾墨汁,小心誊写到答卷上。
待墨迹干透,林泽接着往下看最后一道题。
这题是试帖诗,题目已经给出,叫【赋得敦俗劝农桑】压敦字韵脚。
这部分实在太经典了,试帖诗就是专门用来夸赞皇帝的。
林泽现在要想一想,‘敦俗劝农桑’是谁写的,然后从原诗句出发,三百六十度按格式夸皇帝就好了。
相比于乡试、会试,覆试的题量和题目难度都在一个比较中等的水平。因此林泽这时候,并不感觉疲累。
想了一圈圣贤大诗人,才记起这句诗是唐玄宗写的。被自己这兜一圈弄笑,林泽摇摇头,开始落笔写。
台上的陈辉鸣目视前方密密麻麻的覆试贡生,坐了一刻钟后,便起身下去巡视。
吕松等人紧随其后。
在场的考生瞥见太子走来,心头发颤,少不得紧张又期待的揪心着。有些已经忘了是在作答,愣愣地呆着,不知自己要做什么。
林泽在陈辉鸣下台阶时,也注意到了。不过对方并没有往他这边走,林泽就继续埋头做题。
但林泽有个习惯,他一专心干什么事的时候,就对外部的感知力降得很低。
也就是现代人说的,沉浸式做题。
等陈辉鸣步至林泽身旁时,只见他一心作诗,并不曾发现自己到来。
心中有些诧异于林泽的稳重冷静,不过陈辉鸣想了想,书呆子却是大都这样。
人有用,在他这就能得脸。
且陈辉鸣最烦有点能耐,就咋咋呼呼的人。
他反倒是比较欣赏林泽这样的臣下,虽然有时候容易被气到,但总体还是满意的。
他认识林泽也算巧合,两人私下交集已经不少。陈辉鸣看中林泽的本事,得知他竟然考中会试十九名,心里还是挺意外的。
毕竟在他看来,这书呆子念书估计有点本事,但恩科之人实在多,能上个中正榜就不错了。
到时候由他出面,将人调来手底下。这种不大圆滑之人,也就免去在其他官职上被人半道弄死。
能入殿试也好,省得日后念念叨叨说亡母遗愿,进士牌坊。
走了一圈,陈辉鸣便让仪仗队启程离开。
他是东宫太子,事务繁多,不会真的在此处待一天。
笔尖沙沙,林泽将题目低两格写。起步第一句‘耕织鸿图擎’,仍是低两格写。
道第二句,‘农桑凤诏温’
心里松快松快,暗暗想道,【好,夸上了,‘凤诏’提到平行度处写。】
后面第三句的‘巡春’,第八句‘法驾’,第十四句‘恩’以及最后一句的‘寿寓’,这些字眼因为代指的都是皇帝,因此在写的格式上,字要往上提一个位置,比旁的字高些。
以示对皇帝的尊重。
而诗句中另外提到的‘鸿图’、‘祈谷’指的都是以前皇帝颁发的政令,这些字眼要比前面的字再提高一个位置。
通篇试帖诗,林泽马屁拍得那叫一个响亮。当然,咱们这读书人的事,不能叫拍马屁,得叫‘圣颂’。
最后一句‘寿寓迈羲轩’,简直就是本篇中舔狗的极限。
林泽前面夸得还有些委婉,最后这句直接说皇帝已经超越古代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