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买地的使团,顾眉生却是可以打包票的,其出使目的,绝对不包括打劳什子‘灭国之战’,可随着各方势力来附,现在她都不敢说会不会有灭国之战了。当你的确有灭国的能力,而许多人都认为也希望你会灭国的时候,你的个人意愿还重要吗?
就如同此时,这么一句调侃出口,张叔的笑容也是变得有点古怪了。顾眉生见了,都不免一怔,张叔和她对了一眼,苦笑道,“你还真别说,这教会东征我们上回还考过是吧?政府加教会,土兵加传教士,典型的人员结构嘿,小顾,你猜怎么着?”
“怎么?怎么?”顾眉生已有一些模模糊糊的猜想了,一口气已经提了起来。
张叔嘿然道,“这一次新加入的洋番船只,都有知识教的担保—不错,知识教也占了一艘船,算是正式入伙啦!
不过,你可别先急着抽气—还有那,你猜知识教的船上,除了知识教自己的祭司之外,还有谁?”
知识教出头,这对顾眉生来说是的确可以想得到的,因为作为买地对洋番最大的管理组织机构,知识教在此事上的存在感本就不低,不过,要说再往前猜,那便连她也力有未逮了,她眨巴着眼,茫然地摇了摇头,“猜不出。”
“是移鼠教新旧教的教会!”
张叔也爽快地揭开了谜底,“他们也要和知识教同船西返,站在我们买地这边,出面幹旋!这你能想得到吗?—可别说我是吃多了那劳什子面包汁,胡言乱语,你瞧,那边和张坚信大祭司站在一起的,不就是新旧日两救的大教士么!他们身后跟着的,就是今日要参加考核的小教士了!
今日的考核,也是热闹不小,居然连这么几位大人物都请动了,在我们使团小小的出使记录上,也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了!哈哈,知识教和新旧两教站在一起,为买地扬名立威…”张叔一面指点着,一面也不免感慨起来,“要我说那,这难道不值得报纸上渲染弘扬一番吗?这可是古今罕有的一幕那!谁能想得到?谁能想的出来?可这,就是如今的买地,这就是如今的天下啊!”
第1262章蜜汁就是蜜汁
“尊敬的主教大人,你说,梵蒂风能够理解我们的所作所为吗?我们眼下做的这些决定,会不会让我们必须担忧死后的长期远景—只能在无尽的火焰中,不断哀嚎直到永远。”
“这当然是理由充分的担忧,前提是地狱真正存在,而不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虚构的,仅仅是为了规范人们现世行为的概念。”
“如果您的思想已经到达了这一步,那么,恐怕我们在这个话题上就没有什么可谈了—一如果您都这么想了,那么毫无疑问,我们的确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至少,您必定是这样坚信的。”
“这么说,您对自己还有些怀疑喽,尊敬的主教,汤大人。”嘉利玛冷冰冰地说,他们用的是娴熟的汉话进行交谈,而不是已经有些生疏的拉丁文一
这两个教士,一个来自英吉利,一个来自德意志,他们的家乡方言当然是不互通的,不过,作为学问精深的教士,一般都会说拉丁语,这也是圣城的官方语言。但他们来到华夏的时间已经太久,久到习惯于使用汉话来作为通用语了。“如果想要反悔的话,眼下也是个不错的时机,船只毕竟还没有远航,可以恰到好处地生上几个小病,您认为呢?这样做,会不会让您脆弱的心灵更好受一些?”
“你的言语流淌着毒汁,这恰恰反映了你内心不平静的地方。”
汤若望的语气仍然很缓和,但这倒让他在对话中似乎占据了上风,嘉利玛好像被噎着了一样,猛地住了嘴,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的拐杖,双眼无神地望着人来人往的热闹庭院,四处谈笑着,准备考核的使团成员。
似乎是受到了这些活跃者的震慑,他的气势也变得更加低迷了,心情更是显然越发沮丧了起来。和汤若望相比,他要年轻了大约十岁多,如今也不过是不惑之年,不过,这会儿他的眼神却相当的苍老混浊,微微张开的双唇,也在轻轻地颤抖着。
过了一会儿,他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对汤若望将心事和盘托出,压低了声音,焦灼地说,“我想要做个忏悔,汤大人,但我不知道该向谁诉说,我们的同伴已经相当的稀少了,我感到非常孤独,也相当的后悔,因为,毕竟,因为你知道—”
因为,促成英吉利发船前往华夏的加尔文宗(新教)教士,就正是嘉利玛本人,以及他的好友约翰,沃利斯,在当时,嘉利玛绝对想不到世事会有这样离奇的变化———开始,最为开明,最为激进的他,如今却是最保守最恋旧日的那个。
当然,他怎么能想得到呢?这完全是超出了想象之外的事情,哪怕是和恶魔的交易,都不足以形容买地的贸易怪圈:经过红圈航线的介绍,大量教士来到东方,满怀着和移鼠会、圣公会抗衡的热情,发誓要在富饶的东方,为加尔文宗找回他们亟需的各种资源,获取更高的政治地位—一然后,他们也几乎是无一例外,前赴后继地被知识教转化过去,开始做知识教的教士、祭司了。
买活军就像是个有毒的无底黑洞,它贪婪地吮吸着欧罗巴各国能提供的全部人口红利,那些受到排挤的,在欧罗巴难以找到容身之地的,没有继承权的贵族和富商之子(教士来源之一)、聪慧的平民(教士来源之二)、家庭背景良好,受过教育的女人??随后,回吐给欧罗巴的,则是那些华贵珍稀的香料、香精和奢物。
在一开始,这像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毕竟当时,教士流失的现象还不算严重,嘉利玛也因此得到了英吉利的大力褒奖,人们认为他的主张是极其富有远见的,正是因为及时搭上了这班车,加尔文宗在财力上才没有被圣公会拉开差距—在当时,圣公会和加尔文宗的矛盾是最为突出的,至于说和移鼠会之间的较量,由于隔了海峡,倒不是那段时间的主要矛盾。
同样的,相似的思潮也出现在了其余教会内,所有意识到航线好处的教会,都窃喜于自己搭上了这波浪潮:香料、香精、茶叶、丝绸,这些东西一向是欧罗巴的硬通货。他们对于这些所有东西的需要,完全是刚性的,比较起来,华夏的瓷器甚至都要靠后。
这四样东西是欧罗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重要性分了先后:没有香料,许多食物都难以下咽,腥膻难当;没有香精,他们的体味该如何遮挡?香精的芬芳是个人魅力的重要体现;
茶叶呢,茶叶是新兴的东西,兼具了药材的功效,人们不但知道它可以提神解腻(对贵族来说这一点极为重要),同时也发现常饮茶的人不容易生病。因此,虽然茶叶流行的时间不算太长,仅仅只有几十年,但很快地位已经超过了丝绸。
毕竟,丝绸只是精致生活的一部分而已,还是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部分,自从香精开始流行之后,再加上东方观念的西传,英吉利一度流行起了朴素的细棉布衣服,搭配芳香清洁的体味——件丝绸衣服,当然也是很昂贵的,可比不过在冬天也能经常洗澡的生活条件,以及充足的香精。除开社交季,大家必须前往恶臭的伦敦之外,在平日自己的乡下庄园中,以这样的形象来招待客人,无疑才是更能体现身份的事情。
这些东西,既然是必要的,又只能从东方获取,那么,谁掌握了东方航线,不就等于是掌握了权力?正因为这条航线的利润对于欧罗巴来说非常丰厚,因此,哪怕之后数年,人才流失问题逐渐凸显,从教士转行,派往东方的传教士人手流失率直线上升,从五成、六成到八成、九成?以及学者离开欧罗巴的速度太快,逐渐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担忧,认为这种航线是在饮鸠止渴,是在断送欧罗巴的未来。但,依旧没有任何一个教会和国家,敢于主动叫停这条航线。
从西方到东方,人们好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航线的长期危害,却也如同注视着自己的身躯陷入捕蝇草蜜汁的苍蝇一样,不但没有挣扎的力气,甚至连挣扎的愿望都没有,所有人都沉迷于眼前的芳香,这是一种让人自厌自弃的沉醉,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而更为讽刺的是,当有人勇于抵抗这种颓靡的世风,勇敢地发声号召,鼓励大家结束这种航线的时候,他却往往会被当成一个麻烦,反而被送到东方来。
既然传教士也无法在买活军这里打开局面,发展信徒,笼络官员,那么,就少派精英,更改策略,以维系航线为目的,派来那些精于货殖经营,思想不算太虔诚的教士好了…知识教的教士,不是待遇不算好吗?如此的话,人员流失应该也能减少一些吧?
或前或后,各大教会几乎都修正了自己的策略,缩减教士人手,不是派来那些唯利是图的市侩教士,就是以甩掉麻烦为目的,迫不及待地把那些激进派送到买活军这里,来接受现实的毒打。不得不说,他们的策略或许是有效的,人员流失率的确减少了,但这对于仅剩的,早期前往买活军,而依然凭借着自己的坚持,留在买地教会中主持大局的教士们来说,他们的工作无疑就更难展开了。甚至于,发展到后来,这些地方教会,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核心功能,完全是徒有其名了—传教什么的,在买活军这里基本是无法开展的,就连维系原有教徒都变得困难,知识教基本吸收了所有买地洋番的信仰,加尔文宗、移鼠会等等这些外来教会,现在更像是个贸易办公室,只管协调欧罗巴船只的入港离港、买卖贸易,教士们精于填写各种表格,还能兼职充当通译,可要说起研读经文,就算是他们内部,周日能按时凑齐人来做大礼拜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但是,这又有什么可唏嘘的呢?这不是早就明白的事情吗?信仰的崩塌—信仰的全面崩塌,是嘉利玛眼睁睁看着酝酿起来的一股趋势,而这股浪潮,时至今日更是连他自己,甚至德高望重的移鼠会主教汤若望都不能幸免,都被卷入,受到了它的影响。
人类的思想绝非一成不变,最虔诚的教士也绝无法保证自己的虔心能在一生中经得起所有考验,如果他一辈子都呆在家乡,他可能成为圣徒,但,一旦来到买活军地界,开始接受买活军的教育—或迟或早他们也得开始质疑自我,神真的存在吗?真的有增设如此实体的必要吗?比起真正相信神,是否把神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更符合教派的实际功用呢?
这下好了,一旦有了这样的念头,那堕落到知识教那里去,也就是时间问题了。知识教用来捕获教士的手段是全面的,无孔不入的,犹如一张大网,不论怎么样都得撞到里头去:
对那些虔诚、好心的教士,知识教就更有吸引力了。这些教士,他们拥有丰沛的帮助旁人的愿望,是全然的善良,他们入教并保持虔诚,只是因为在世俗的所有团体中,只有教会能支持他们做这些事情。
那么,他们只要一接触到知识教,很快就会发现,知识教比原本的教会还要更进一步,在原本的教会中,这些教士也不得不接受一些仿佛是必然存在的阴暗面—和当地贵族、富商之间的合作与冲突,对于那些贫苦人的命运无能为力的同情和哀痛哪怕再虔诚,一个人能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这似乎是这世间必然的道理。
可在知识教,就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知识教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这些最贫苦的人,他们虽然没有办法赐予所有人饱腹,但却可以赐予他们更宝贵的东西—知识。
甚至于说,原来的教会,帮助这些人的前提,还是希望他们入教,可在知识教,入教非但不是必须,迷信崇拜更是应该予以摒弃,如果一个信徒经过自己的思考,放弃了对于具体的知识之神的崇拜,教士们反而会非常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