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星戴月地,带着这一支兵马赶回关内,说是为了要抢在天罗前面抓到老师,好把局面控制在自己手里,其实陆焕自己也不知道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办。
辽州铁骑没有审案的权力,事情最后还是要交到天罗手里,该怎么审、动不动刑,也不由得他做主。
他怕黎青说,又怕黎青不说。
说了,恐怕皇帝就要杀他;不说,他自己又要受苦。
劝黎青交出国玺,黎青肯定也不会听他的。
他也没什么办法。
这件事里的哪一个人他都管不了。
他能管得了的只有自己——陆焕突然发现,其实他这一路千里行军,日夜兼程,和其他人都无关。
只是他自己,想见黎青一面而已。
——正堂的灯光,也在这时候,透过门户和墙壁一点点地照出来。
过了大门,公堂外也有士兵把守,两侧是竖立着的鸣冤鼓和水火棍。火把再亮,终究也比不了白昼,这些东西白天是衙门威严公正的象征,在夜里看来,却仿佛染着阴森森的血气,压抑又逼仄。
陆焕一辈子皇亲国戚,这些官府用来威胁恐吓平民百姓的东西,别说是亲身领教,连审案动刑都不会动到他眼前。
此时想到黎青,竟然不敢多看。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县衙的书吏,抱着印玺、纸笔等物等在门口。
县官倒是不见踪影,想来是听说天罗、辽州铁骑和黎青都在这里,不敢露面,可自己治下发生这么大的事,却又不敢彻底不管,只好派下面的小吏过来守着。
到了这里,陆焕自己带来的亲兵也要留在外面,只有他和杨绫两个人进去。
大门是沉重的朱红色。
可陆焕对着这扇门,却停住了脚步。
杨绫在他身后,疑惑地问:“——大殿下?”
陆焕没有说话。他现在说不出话来。他对着朱红的正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服,有一瞬间几乎想掉头逃跑——
等他见到黎青,第一句话该说什么?
是站在朝廷的立场,大义凛然地斥责他犯上作乱,宣判他的罪行,还是质问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赶出京城?是义正言辞地威胁他交出国玺,还是先叙旧,讲师生情义、过往种种,劝他以大局为重,不要负隅顽抗,连累己身?
或者安慰他不必忧心,代他向天罗求情……
——他应该叫“先生”吗?
先生。
他喊黎青先生。
可他在这个人身上,想要的,早已超过了学生的本分。
门被从里面打开了,有人通报大殿下到。陆焕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走进去的。正堂内灯火通明,迎面是一幅海水朝日图,头顶“明镜高悬”四字匾额。
主官的位置空在那里,所有人都站着。
天罗的人站在左侧,官服是青黑色,很好认。他手下的辽州军将领站在右侧,身上还穿着盔甲。可是陆焕眼里只有——
那个人一身的素白。
灯烛的火光映照在他身上,照不出暖色,反而更显得一种格外伶仃的瘦。
他身旁守着两个天罗的暗卫,都是手按腰刀,长刃一半出鞘,刀刃的寒光映照着他的白衣,冷得锋利无情。
后面传来开门的动静,他回过身,陆焕听到锁链哗啦一响。
一瞬间陆焕觉得他和三年前一模一样,可是又好像什么都变了。黎青在众人之中抬头看他,一缕头发散乱地从脸侧垂下。烛光倒映进他的眼睛里,很亮很亮。
他的目光,就这样和陆焕碰到了一起。
长久以来的思念,怨憎,所有不敢言说的欢喜,和小心翼翼的梦,就在这目光的一碰里,全部轻轻地,纷散而破碎了,像是水面上碰碎了一船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