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向刘备,又问:“这事你问过老王了吗,他那边有没有什么反应?”
刘备则说尚未,老王今明两天休假,自己明面上并不是协助调查玉玺一案的成员,开口询问这事并不妥。
“我去找老王聊聊情况。”
老王的电话没打通,只好先发了几条消息过去询问,看他什么时候空闲了应该会回复。
手机聊天列表里的几位圈内人士都发来了相关新闻的链接,且她之前把馆长们拉进去的大群,今天也格外热闹。
高馆长:[这事影响太大了,简直是我们考古人的耻辱啊!]
成馆长:[真假还不一定,当地的华夏盟会从来没有过相关消息]
苏馆长:[语音60s]
向来温婉端庄的苏馆长此时破口大骂,夹杂着诸多方言脏话。兴许是从来没见过老苏如此愤怒的一面,群里竟安静了一分钟。
随后。
高馆长:[语音60s]
南馆长:[语音60s]
山馆长:[语音60s]
原来是都纷纷加入了唾骂行为。
明朝皇帝朱元璋也发来了消息,尽管明朝的时候传国玉玺已经遗失,他家的玉玺是另外刻的,在位的那些年一直也有惦记哪天突然就冒出来个传国玉玺,受命于天。
[等我们回来,千万等我们啊。]老朱第一反应就是家里这些鬼肯定要远洋的,所以拉着老马就打车回来集合,生怕他们连夜出发。
网络各平台对这事也争论不停。
传国玉玺对华夏人来说意义太重大,在尚不明确真假的前提下,一件失落多年的珍宝出现在国外,很容易就被默认为真,因为在数百年前,曾经有过大规模的珍宝被抢夺出去的事件。
本身任何一件珍宝在海外,就能唤起人们心中的屈辱感,更何况是传国玉玺这样的等级。
热度高挂不下,最开始的风向还挺正常,一致对外唾骂曾经的强盗和后来的叛徒。逐渐的,开始有人带偏方向,竟骂起了自家人来。
无论到哪都有人在讨论传国玉,晚饭出门,就连小区门口遛狗的大爷大妈都不聊孩子改聊玉玺了。
鬼魂们很惊讶,他们一度以为珍宝文物只有相关人士才在意,毕竟在他们那个时候,百姓们其实并不在意什么家国荣誉,能吃饱饭就行,秦汉也好,魏蜀吴也罢,都是权贵的天下,玉玺在或不在这片土地,又不能让粮食多产量,有什么区别呢。
而此时,在这个明明没有了皇帝的后世世界,男女老少不论身份,竟都对玉玺如此在意,都以其流落在外为耻。
鬼魂们心中感触,不知所言。
吕思彤憋了一肚子的气,晚上都没睡好,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收到老王的回复。
清晨的风有点冷,带着些许青草露珠的淡淡气味。
老王说这两天在给自家孩子下葬,所以没回消息。玉玺的大新闻也是有在关注,昨天夜里去参加了个紧急会议,也是才回来,正好想听听她的想法,交换下信息。
两人约在了某山的墓园见面,是个烈士陵园。
简单吃了早饭出门的时候,天空中飘着细雨,太阳半躲在云后,算不得阴沉。
老熟鬼们不放心她独自前往,尤其听到陵园这样的地方,万一又招惹很多鬼呢?
“如果没有鬼,陵园或许是个危险的地方。但是有鬼,应该没有比那更安全的地方了。”
尽管如此,鬼魂们不信,以己度鬼,坟头当然是很危险的。
小吕拗不过他们,还是带了些鬼同往。
嬴政、刘邦、刘协、曹操、刘备、孙权、曹丕、曹叡、司马懿、诸葛亮、荀攸、周瑜,和小吕一起往陵园去。其他鬼照常上班,或者在家看书和学习外语。
正值清明假期,一些学校会组织春游扫墓的社会实践,因此这地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清,到处可见的小孩子,脖子里戴着红色的领巾,手里拿着手工做的白色小花。
孩子们对死亡牺牲没有明确的概念,尽管教育告诉他们应该严肃,活泼的天性以及春游这件事,让他们大多数时候还是洋溢着笑脸。
烈士陵园很大,分成了好几个区域。更后面一些的区域是后来扩建的,埋在这边的是牺牲年份比较近的警察,有火灾救人丧生的、有执行任务被砍的、有抗洪脱力溺死的……
老王站在一块新墓碑前,扭头看到了吕思彤走过来。
不知道是不是清明这个节日特殊,老王虽除了小吕什么也没看到,但就是有一种很热闹的错觉。
“这个是……”吕思彤看了眼墓碑上的黑白照片,有些眼熟,似乎是老王好几年前在海上牺牲的大儿子,但是因为一直没有搜寻到遗骸,他不愿意接受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