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为耶耶李世民种田开挂格格党 > 3040(第14页)

3040(第14页)

回应她的,是小狗欢快又清脆的叫声:“汪!汪!”

李世民在这一人一狗的提问与回应中,终于感受到发热的胸腔中散开一团气,由此畅笑出声来。

这一场迟来的棉花之约,成就了他胸中的山海。

第36章36老魏:穷得叮当响,无所畏惧。……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迈入了今年的三伏天。

东宫正赶在这时候传来一桩喜讯:

太子妃苏妃嫁入皇家三年有余,终于诞下了一位小皇孙。

这位太子妃可算有些来头,是前隋尚书左仆射苏威的孙女。当初,苏威与宇文述等“五贵”大臣共辅炀帝朝政,也曾风光一时。正是因此,李二陛下才对苏威不满,认为他在生灵涂炭时无法匡救,政治昏聩时无所作为,根本没有尽到天下宰辅应尽的责任。此后苏威回长安,李二陛下也从来不愿召见。①

因着这一茬,李承乾的嫡长子出生,压根没敢期盼着阿耶能偏宠喜欢。

谁知这回出乎他意料的是,李二陛下竟颁下诏书,要在东宫举办大宴,宴请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

是日天朗气清,东宫宴饮。

兕子和城阳、雉奴三小只因为年幼,

又与太子一向亲近,也混进了人堆里大吃特吃。

今日大宴准备了孩子们最喜欢的金玲炙、冷蟾儿羹和赐绯含香粽。金玲状的酥饼一口咬下去酥脆有嚼劲;再舀一勺冷食的蛤蜊肉羹,细嫩鲜甜;

兕子最喜欢的就是那淋着桂花蜜的红色角黍(粽子)了。

箬叶裹着糯米,莹白中透出粽心里的点点玫红。这是尚食局的小宫娥们摘了新鲜的东都焦骨牡丹,以这纯正的洛阳红熬出花酱,配合着淋在糯米上的桂花蜜,快要把兕子的牙甜倒啦!

三小只埋头苦吃,丝毫没有留意到她们的太子阿兄在做什么傻事。

李承乾两杯小酒下肚,紧了紧拳,鼓起勇气对李二陛下道:“阿耶,上回提起的租庸调税法改制,您考虑的如何了?”

在兕子的皇庄上来往一年有余,承乾已经完全清楚了白芒村的村民们一年到头要交几石粟,课税绢布几何,每丁劳役二十日满后,又会加役多少天。

这些东西,他都仔细整理成册,交予帝王过目。

李世民看完之后,也曾问过儿子有什么想法。

承乾沉默半晌,开口道:“先前儿臣也提过,不以粮食布匹为税,统一征收银钱,可以有效杜绝繁杂重复的杂税课税。除此之外,儿臣还发现按丁征税实则多有遗漏,官僚、世族、不定居的商户,都有可能占有大片当地土地,而躲过了田亩资产征税,只余下百姓愈发穷苦。”

“儿臣想,当根据资产定出户等,以户等来征收户税,要比单纯的丁税更为合理。”

少年储君这二年来进益良多,沉心静气,事必躬亲,是打心底里为大唐百姓在着想。不仅如此,他想出的这个主意也初具模型,叫李二陛下意外之余,又添几分欣慰。

可一码归一码,要进行这么大的土地税收改革,李世民依旧觉得时机未到。

这也是他拖着承乾不予回应的原因。

然而,谁能想到,今日这小子竟在群臣齐聚的大宴上水灵灵的讲出来了。

李二陛下的笑容逐渐消失;

满朝王公的沉默震耳欲聋。

……

税改之事,李二陛下暂且没接茬,当臣子的自然也不敢轻易开口反对。大家都默契一笑,暂且相安无事地揭过去了。

事情的拐点,出现在三伏天最热时候。

诤臣王珪上书启奏,说:“陛下,如今朝中三品以上大臣遇亲王于路,皆须降乘。而诸王品阶无一例外次于三公,三品以上的朝臣却都是九卿八座,此于礼制,实在不妥啊。”

李二陛下正为税改的事情烦扰,看了王珪的奏疏,心中当即有了个主意。

只是这主意暂且要叫承乾受几分委屈了。

李世民这般想着,嘴上却半分没有犹豫:“爱卿这话就想岔了。自阿耶走后,朕时常在想,人之寿夭从无定数,就像这世事无常,他日若有万一太子遭逢不幸,你又怎么能知晓,诸王之中不会冒出一个新的储君人主呢?”②

“大局未定之时,谁也不得轻慢呐。”

这些话都是李二陛下关起门来,私下说给王珪的。可没过几日,陛下有意易储的消息就在朝野之间不胫而走,连着那句“若有万一太子遭逢不幸”,都传到了众人的耳朵里。

东宫这头,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盛夏的晌午日头太过毒辣,李承乾担心菜园里栽种的辣椒、玉米就此蔫巴了,特意命人寻了几匹深色的纱网,沿着顶上的藤架遮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