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软的舌尖在掌心舔了舔。
应倪有那个胆子,陈桉却没这么大的度量。车子早就换了私密玻璃,但偶尔也有人经过,他不想让别人听见那些独属于他的声音。
之后两人上了楼,陈桉有个跨国会议,应倪洗完澡出来时他刚好结束。陈桉照旧给应倪吹头发、抹精油,礼物的事似乎就这样轻描淡写揭过了。
直到陈桉裹着浴巾从浴室出来,看见跪坐在床上,身上绑满蝴蝶结的女人。
才知道她真的把她“送”给了自己。
礼物拆了整整一晚,结束的时候,陈桉抱她起来喝水,应倪抿了口后连连摇头,陈桉强势往她嘴边递。
“喝这么点不行。”他说着视线往床单上扫,“你需要补充很多的水分。”
说到某个形容词时他有刻意咬字的嫌疑,应倪乜他一眼,盯着那双会吸的唇瓣轻呵一声:“那你这一周都可以不用喝了。”
或许是这话题有些无厘头,又有些荒谬,两个人对视几秒后,不约而同地笑了。
一年四季不停地转,禾泽又进入了深冬,天冷冷的,可人却像被扔进了一罐装满蜜糖的玻璃罐里,呼吸间全是黏黏糊糊的甜腻。
年底的时候,余皎皎约应倪出来吃了顿饭。应倪其实不想赴约,她早就清楚,余皎皎是一个在情感上感知混乱且高需求的人,她需要别人时时刻刻的关注,通过将情绪转移到别人身上来分散注意力。
比如上一秒和你吐槽她妈妈对她有多不好,多冷漠,继父一家多讨厌她,等你彻底共情附和完,下一秒,接个电话就又立马开心地告诉你她要去加拿大长住了。
同时指责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他们其实也挺好的。
一个人一生的情绪是有限的,应倪遭不住这么大的消耗,也因为身边有了别人,想把最饱满的情绪留住。
不过她还是说:“受委屈了记得给我打电话。”
余皎皎:“给你打电话有什么用。”
“我给你买机票。”应倪顿了一下说,“回来帮我卖衣服,忙起来就没那么矫情了。”
余皎皎不满地哼哼两声,眉眼却是在笑。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上最后一道甜点时,余皎皎忽然提起周斯杨马上要结婚的事,新娘是同一级暗恋他多年的乖乖女郑蓝。
应倪虽然不记得她长什么样,但对她的名字印象深刻,因为每回吵架闹分手应倪都满口胡话,让周斯杨去找她。
数年之后,兜兜转转,没想到他们真的在一起了。
余皎皎这次不是故意哽应倪心脏的,是因为她大概率不会专门回来参加婚礼,想让应倪帮忙送份子钱,结果没想到脱口而出后发现对面的人有一瞬的愣怔。
“他没给你发请帖?”余皎皎也跟着楞了一下。
应倪摇头,“没有。”
余皎皎想想也是,“你去不太合适,我找陆盛之好了。”
应倪沉默半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高中时和周斯杨谈得轰轰烈烈,分手同样撕心裂肺。她以为当听到周斯杨结婚的消息时,心里会升起类似于缅怀那段岁月的惆怅。可奇怪的是,无论怎么回忆,怎么也想不起他们那时到底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有多开心多甜蜜,甚至连他的样子都模糊不清了。
原以为年少的爱情会刻骨铭心,站在三十岁的人生岔口回头展望,不过是人生中一段不足为奇的插曲。
时间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
吃完最后半口甜品,应倪打算离开,这时外面忽然下起了雨。
冬天的雨细微如银针,却透着凌冽寒意,余皎皎让她再坐会儿。静谧无声间,两人同时看向窗外,雨点淅淅沥沥地砸在玻璃上延绵流淌,如同大自然的交响乐,让人宁静得有些孤独。
余皎皎忽然想起她和应倪的相识就是源于一场雨。
在某个放学后的暴雨天,两人攥着书包带子站在屋檐下撇着唇角看向远方,起初她们隔得很远,谁也不主动说话,随着雨越下越大,水溅得到处都是,天空亮起闪电的一瞬,两人同时往后跳。
发出的声音让两人同时转头,在看到对面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模样后,不约而同地捧腹大笑起来。
之后,她们常常在屋檐下会面,逐渐变得熟悉,从只说一句话到互换玩偶……其实她们的性格、爱好、包括喜欢的东西都大相径庭,不过挡不住讨厌的事情如出一辙的相似。
比如下雨。
她们讨厌撑伞,讨厌溅起的泥水弄脏漂亮的裙摆,又或者说,讨厌漫长的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雨势不见小,余皎皎准备给司机打电话,回过神来看见应倪勾起的唇角时,捞手机的手随之一顿。
她不讨厌下雨了?
疑惑间,又看见应倪垂眸瞄了下手机笑得更甚后,忽然什么都明白了。
果不其然,几分钟后一辆辉腾停在门口,应倪迫不及待地拎起包告别:“一路顺风,我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