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文学社与芬尼社
没有风帆的纯蒸汽舰看着就是爽。萨克森级铁甲舰并排四个大烟囱,外号“水泥厂”,更是让邵全忠这种工业化的忠实拥趸分外喜欢。
俾斯麦的坐舰威廉国王号九千七百多吨,但重量都用在桅杆上了,看着大,战斗力是被纯蒸汽舰碾压的。
米诺陶级一万多吨,这种七千多吨的纯蒸汽舰一下水,一样被碾压。
看邵全忠一脸痴迷的样子,俾斯麦笑呵呵地,“这是咱们合作创造的奇迹,终于赶在蹂躏号之前下水了。这四艘最先进的跨时代铁甲舰,咱们一家两艘。”
邵全忠又恋恋不舍地看了几眼,坚定地摇摇手,“不,我们近期没有海战的需求,在远东我们的北洋水师就可以横行,你们最需要,都给你们了。”
邵实在是太够意思了,绝对铁杆盟友。
“那我们也不能白拿,以后,湛江造船厂每年八百万两白银的投资,我们负责一半。”
俾斯麦和邵全忠热烈握手,依依惜别。
德国舰队离港远去,这次的各国高官访清活动彻底结束。
四艘纯蒸汽动力铁甲舰只是下水了,还需要舾装和试航,才能装备现役,俾斯麦是带不走的。
这一下水活动没有请任何记者,是在军港里悄悄进行的,因为这事触了英国大哥的逆鳞。
清德合作的湛江造船厂,抢在英国大哥之前,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纯蒸汽动力铁甲舰。
邵全忠不想这么高调啊,可已经造出来了怎么办?
蹂躏号还要一个多月才能下水,这边不能为了英国大哥的面子,干等一个月吧?
湛江造船厂接近三年前,普鲁士开始全面援清的时候组建,一开始就瞄准了最先进的造船技术。
当时九千七百吨的威廉国王号已经在伏尔铿造船厂装配了,这边简单重复蒸汽风帆铁甲舰没有意义啊。
当时普鲁士的情况是没钱,所以湛江造船厂一年八百万两白银的投资全由清国出。三年来,两千四百万两白银砸进去了,这不砸出响动来了。
清国出钱,普鲁士出人,伏尔铿造船厂的技术人员几乎都被调这边来了,湛江现在大批的海边小别墅,都是德国专家的。
清国的银子和普鲁士过剩的技术人员的结合,催化出了奇迹,三年时间,造出了第一批四艘纯蒸汽铁甲舰。
当然,逛伦敦明月楼的英国海军建造局的爱德华。瑞德爵士带明月楼出台的头牌回家,“无意中”被专业情报人员抄袭走的“蹂躏号”技术资料,现在也躺在德国设计师的抽屉里……
德国刚得了五十亿法郎赔款,现在不差钱了,双方的合作工厂就平等出资了。
但一开始清国的巨额投资,绝对极大促进了清德双方的造船技术进步。
蹂躏号造价三十六万多英镑,九千三百多吨,萨克森号造价四十二万英镑,却只有七千多吨,战斗力是比不上蹂躏号的。
人家英国造船业领先,加工设备、船坞都是现成的,省钱啊。
这边头一次造大型铁甲舰,设备都是现搞的,都得算成本里。能造出来就不错了,技术过英国大哥不可能的。
船小造得快,这也是萨克森级比蹂躏级后先出的原因。
陪同的马汉看着四艘铁甲舰直叹气,“都给德国了,太可惜了。”
邵全忠拍拍他肩膀,“小马,咱们可不能出这个风头啊。德国人爱出这个风头让他们出,反正英国大哥已经把矛头都对准他们了,虱子多了不咬,咱们这小身板可禁不起英国大哥惦记啊。”
“反正试航的时候,咱们的军官和水兵跟德国人联合试航,学会驾驶这种先进军舰的门道就行,第二批造的萨克森级不是改进了技术?后后有席,咱们拿更好的,还不招人眼红。”
五月初十,邵全忠回到了海陵。
回到海陵依旧没有时间跟家人团聚,第一时间去了好果子公司。
好果子公司多了一位法兰西副总裁,额,是位法兰西籍美国人,哈奇开斯。
一个靠个人技术开的小军火公司老板得邵全忠看中,被任命为巨大军工联合体的副总裁,这算青云直上了,哈奇开斯干劲十足。
“老板,德国人的加工工艺水平出乎我的预料,好果子公司竟然跟阿姆斯特朗公司一样,能造出我设计的射炮,单个工厂比的话,咱们公司已经是世界顶级军火公司了。”
邵全忠在陪俾斯麦视察的时候特意哭穷,紧着让他看清国西部的落后贫穷,给人感觉清国离真正的世界强国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