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罗哥里耶试探性的问道:“所以赫塔司先生,那你认为过去东非的经济制度更好,还是现在更好?”
对于这一点,赫塔司完全没有迟疑:“就我个人来说,反正是挺怀念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也是国家展最快的时期,大家的幸福感也比较高。”
“如今的生活,物质水平虽然提升了不少,但是,总感觉缺少了很多乐趣,现在的年轻人每天都为生活奔波,这样一来也少了人情味。”
说到这里,赫塔司嘴角微翘:“我们那个时代,生活氛围更好,同时大家也更有家国情怀,绝大部分人都比较有激情和干劲。”
别罗哥里耶问:“既然如此,你们有想过想重回那个时代么?”
赫塔司叹了口气说:“哪有那么容易,而且过去也不是完全完美无瑕的,只能说各有各的优劣吧!”
“比如说?”别罗哥里耶追问。
赫塔司回忆:“比如过去官僚问题上,当年国家管的太全面,衣食住行,还有其他各个方面,相对应的自由性也差很多。”
“这种环境下,人情往来更加频繁,你有关系,那就肯定能混的风生水起,可这显然对普通人而言并不公平。”
“例如过去的国营商店,那服务态度十分差劲,除非你认识里面的职工,否则别说服务意识,惹他不高兴了说不定能和你动手……一个小小的服务员尚且如此,更别说那些厂长,主任……”
“我就遇上过许多毫无本事,却因为家庭背景过的更好的人……而现在,企业更多讲的是绩效,这反而对很多有本事,无背景的年轻人比较友好……”
“除此外,那个时代也不是所有人都过的比较舒心,尤其是城乡差距比较明显,东非的很多工业资金就是从农业中……我就是完成了从乡村到城市阶级的跨越,而我的父母……”
随后赫塔司噼里啪啦的讲了一大堆过去的缺点,但整体上可以用瑕不掩瑜来评价。
别罗哥里耶皱着眉头,听着赫塔司的叙述,他甚至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记录起来。
东非过去生的情况,对于苏联很有参考意义,未来苏联也应该规避这些问题,别罗哥里耶在心里想到。
当然,别罗哥里耶认为苏联肯定能比东非做的更好,毕竟赫塔司口中东非计划经济时代的主要问题,很多要归咎于东非的官僚主义作风,还有人性的弱点。
但是,别罗哥里耶认为这些问题,对于东非是致命的,对苏联却不是太大的问题。
毕竟苏联工党的觉悟可不是东非政府能比的,别罗哥里耶相信他们工党能够克服那些问题,因为苏联工党是自我批判的政党。
至于人性这种东西,别罗哥里耶也比较乐观的想到,苏联人一定能比东非未来更加光明,只要在他们工党的带领下,不断对普通人进行思想改造,更重视对民众的教育和培养,那就一定能解决人性的问题。
总得来说,别罗哥里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这也导致他认为计划经济没有问题,是东非的政治制度决定了东非无法长期维持这种经济模式。
但别罗哥里耶肯定也不能否认,苏联工党内部肯定也有很多蛀虫和投机分子。
这种人未来肯定会给苏联经济和社会展造成麻烦,就像过去的东非官僚作风群体一样。
所谓的作风群体,显然不局限于官员,还包括一些特别的职业或者职位,就比如赫塔司说的服务员,教师,医生等等,他们其实也是普通人,但却能够借助职务的便利,从而为自己或者亲朋好友捞好处。
这对于别罗哥里耶而言,是十分具有借鉴意义的现成素材,因为这些问题,在东非已经生过,所以别罗哥里耶也想借此给未来苏联经济社会展过程中打一些预防针。
别罗哥里耶问道:“东非政府难道就没有采取过一些措施,来杜绝这些问题么?”
赫塔司摆摆手道:“哪有你想的那么容易,不过政府也不是完全不管,只不过这种事根本管不过来。”
“只能通过法律等手段加以限制,从而尽可能的避免人事问题,不能从根源性上解决。”
和年轻人不一样,赫塔司的年纪和阅历,让他看待问题也更加理性,所以在赫塔司心里,人性是人类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之一,但是,真的没有人性,那人和石头又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