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惆怅着,一名女编辑冯小双推开他办公室的门。
“您来看看这个。”
“怎么回事?冒冒失失的。”苏晨开口道。
这名女编辑负责的是他们《花城》“香港通讯”“海外风信”和“外国文学”这些个栏目。
其实就是选摘出一些表在香港、国外的好稿子,表在他们的《花城》上。
“漂流者?”苏晨拿起稿子看了一眼,现是英文稿,不过他英文水平不错。
“是我刚找来的稿子。”冯小双道:“您看看是谁写的。”
“。江、江弦?”
苏晨眉头越皱紧,“什么情况?江弦又在哪新稿子了?”
“国外!”
冯小双讲述起自己是如何现了这篇稿子。
作为一名负责海外文章版块的文学编辑,冯小双对海外那些知名畅销小说常有关注。
最近现一部名为《漂流者》的小说在美国非常火爆,冯小双深入了解后,忽然现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小说的作者是江弦!
“现这事儿以后我也挺吃惊的。”
“你读过了?”“读过了。”
“感觉稿子怎么样?”
“。惊世骇俗。”
冯小双思索几秒,才想出这么一个形容的词汇,“我一开始以为这是一个漂流求生的题材,后来才现不是这样的,小说每读到一个新的部分,都会诞生出一种崭新的意义,真不知道作者是怎么写出这样一篇小说的,又奇特然而也是非常容易读,奇谈、寓言和道德故事全都糅合在一块儿要不您先读一下吧。”
“有这么好?”
苏晨一阵奇异,听冯小双说的玄之又玄,难免便对这篇小说感到了更大的好奇。
一个下午的时光很快过去。
随着黑夜的降临,早春时节的广州正是回南天,早晚湿度很高,墙上的水珠不偏不倚的落到苏晨的脖颈上,让他感受到一阵刺骨的冰凉。
“好啊!”
“好一篇漂流者!”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只是用“好”这个字来形容《漂流者》可能都已经不够。
这篇小说带给他的,可能会是一种终身难忘的阅读体验。
当苏晨合上书本的瞬间,他觉得心中满满的,想说的好像很多,可又好像什么都说不出来。
而且看完这篇小说以后,他忽的生出一份感悟。
如今《花城》岌岌可危,作为杂志的主编,苏晨能做的就只有在有限的程度内尽可能的提升杂志质量,免得杂志陷入无可挽回的境地。
而他这段失落的生活经历和傅三明在海上漂流的经历类似——在茫茫大海上,傅三明不知道自己现在所作的一切求生行为能否带《花城》走出困境,傅三明也并不知道自己将漂流去哪里,自己最终的结果又是什么。
“真的是江弦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