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粟内史衙门如今像是换了个地方。章邯坐镇正堂,腰杆挺得笔直,下达一道道命令:
“格物院第三批精铁款项,核准,即刻拨付!”
“上郡粮仓调拨粟米十万石,支援河套筑城民夫,文书在此,今日必须发出!”
“蓝田县新农具补贴发放记录,送来核验!”
命令一道接一道,钱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动起来。
杜周每次来领款项,都乐得合不拢嘴,格物院那边炉火熊熊,新弩和改良的甲胄样品不断送往军营,引得一众将领眼热不已。
关中百姓也切实体会到了好处,水渠通了,新犁好用了,日子似乎真有了盼头。
。。。。。。
监国府,书房。
将闾看着手中章邯呈上来的密报,面色平静。
“殿下,河东郡那边报上来的秋粮数目,比往年少了近两成,理由是蝗灾。”
章邯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可据我们的人查探,河东今年风调雨顺,并无大面积蝗灾。反倒是当地几个大族,私下里囤积了不少粮食。”
“还有南郡,”蒙毅补充道,他刚从外面回来,“几个月前批下去修缮驰道的款项,至今未见动工,地方上却传言,说监国府只顾着咸阳和关中,对地方疾苦不管不顾。”
将闾放下密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来了。
预料之中的反扑。
治粟内史被他捏在手里,他们就从地方税收和粮草征调上动手脚。
同时,舆论的脏水也开始泼过来了。
“外面那些传言,你也听到了?”将闾看向章邯。
章邯脸色有些难看:“是。市井之中,有些不好的声音。说……说殿下您收买人心,意图染指大位;说格物院耗费民脂民膏,是无用之功;还有人拿宗法礼制说事,暗指殿下不如长公子仁厚守礼。”
他说到后面,声音都带上了怒气。
这些流言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操纵,其心可诛。
将闾反倒笑了笑:“意料之中。不遭人妒是庸才。他们越是跳脚,说明我们越是做对了。”
“可……”章邯还是有些担忧,“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些流言若是传到陛下耳中……”
“父皇自有圣断。”将闾打断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不过,也不能任由他们这么泼脏水。”
他沉吟片刻,“杜周那边,破甲弩的测试结果,还有新农具在关中试点的增产数据,整理一份详细的报告出来,想办法让更多人知道。事实胜于雄辩。”
“是!”
“至于地方上的阻力……”将闾看向蒙毅,“蒙大哥,看来光靠我们自己还不够。有些人,需要敲打敲打。”
蒙毅会意:“殿下是指……”
“太尉尉缭那里,你替我去走一趟。”将闾道,“就说格物院新一批的破甲弩已经可以列装,请他派人验收。顺便问问他老人家,对于某些地方豪强拥兵自重、阻碍国家税收的行为,有何看法。”
尉缭是个纯粹的军人,对谁当皇帝兴趣不大,但他对强大的军备和开疆拓土有着近乎狂热的执念。
将闾相信这位老太尉绝不会容忍有人动摇秦军的根基,更不会放过能提升军队战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