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大秦帝国献公 > 087章 不他要直接掀桌子(第1页)

087章 不他要直接掀桌子(第1页)

监国府,书房。

夜色已深,烛火摇曳,将闾端坐于书案之后,面前摊开着几卷刚刚从治粟内史衙门取回的竹简。

并非详细账目,只是些衙门内部的规章条例,以及近期的收支简报。

杜周在一旁急得团团转,像热锅上的蚂蚁。“殿下,咱们就这么算了?那姓郑的明显是拿规矩当幌子,故意卡咱们的钱粮。您怎么还要看他们那些破规矩?”

将闾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神色平静无波。“不看规矩,怎么知道他们的规矩哪里有毛病?”

“啊?”杜周愣住,一时没转过弯来。

“去,派人再去一趟治粟内史衙门。”将闾吩咐道,“就说本殿初涉财政,对其中关节尚不熟悉,为免日后行事有误,需借阅近三年全部的财政收支总账、各库房存量清册以及所有相关的律令规程文本,带回来仔细研读。”

“还要借?他们能给吗?”杜周表示怀疑。

“告诉郑当时,这是为了更好地配合他的工作,免得本殿将来外行指挥内行,给他添麻烦。”将闾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他若是不给,就说本殿明日亲自登门,在他衙门里找间屋子来个现场学习。”

杜周眼睛一亮,仿佛明白了什么,嘿嘿一笑:“殿下高明!我这就去办!”

看着杜周兴冲冲跑出去的背影,将闾摇了摇头。

这杜周心思都放在格物上了,对付官场这些弯弯绕还是嫩了点。

章邯一直默立在旁,此刻才低声道:“殿下,郑当时此人背后是长公子扶苏。今日他如此强硬,恐怕是得了授意。”

将闾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扶苏兄长……他性子仁厚,未必是他的本意。多半是身边那些门客撺掇的。”

他对扶苏的性格了如指掌,那位兄长虽有仁德之心却也耳根子软,容易被身边那些自诩忠义的儒生左右。

“那我们……”

“无妨。”将闾摆摆手,“棋盘已经摆开,总得按规矩落子。他们想用规矩来绊倒我,那我就用规矩来告诉他们,谁才是真正懂规矩的人。”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竹简上,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

正如章邯所料,郑当时在将闾一行人离开后,并未立刻下衙,而是屏退左右,匆匆派心腹前往长公子扶苏的府邸。

扶苏府中,灯火通明。

几位平日里深得扶苏信任的儒生门客,正围坐在一起,听着郑当时心腹的汇报。

“九殿下今日亲临衙门,开口便是一百万钱、五万石粟米,用于格物院、水利和农具推广。”

心腹将白日的情形详细述说了一遍,“郑大人以规章制度和国库暂无足额现钱为由,暂时……暂时拖延了。”

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儒生抚须点头:“郑大人做得对。治粟内史乃国之钱库,岂能由着九殿下性子胡来?那格物院更是靡费巨大,所造之物奇技淫巧,于国计民生并无实益,不过是哗众取宠之举。这笔钱,绝不能轻易给他!”

另一位中年儒生也附和道:“正是。九殿下行事向来急躁冒进,视祖宗法度如无物。如今陛下虽让他监国,又掌管治粟内史,但越是如此我等越要替陛下把好这道关,不能让他乱了朝纲,坏了大秦的根基!”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将将闾描绘成一个挥霍无度、破坏规矩的败家子。

扶苏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眉头微蹙。

他了解将闾,知道九弟并非如门客们所说那般不堪,其推行的新政和格物院的成果,他亦有所耳闻。

只是……九弟的行事风格,确实与他所信奉的儒家理念格格不入。

“郑大人如此应对,是否……是否有些过于强硬了?”扶苏迟疑着开口,“九弟毕竟是监国,又是父皇亲命监管治粟内史。若因此起了冲突,恐怕……”

“公子仁厚,此言差矣!”老儒生立刻打断他,语气恳切,“正因他是监国,手握重权才更要以规矩约束之。否则一旦任其妄为,后果不堪设想。郑大人此举并非与九殿下为难,而是为国守制,为陛下分忧啊。公子您万不可心软!”

“是啊公子!”中年儒生也劝道,“郑大人也是您的人,他顶在前面也是为了维护您的声望和朝堂的稳定。您若不支持他,岂不令忠臣寒心?”

门客们七嘴八舌地劝说着,言语中充满了对将闾的警惕和对扶苏的忠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