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过于复杂,李苗不敢轻易给出肯定答案。
但李苗告诉景帝:“我话不能说得太满,但我愿意为了这个宏大的目标帮助你,相信我们学校的同学们也同样愿意。不过现在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李苗答应得痛快,景帝现在自然也是问得急切。
李苗指着窗外对景帝说:“您也看到了,我们学校里还有很多学生,这些学生背后都有父母亲人牵挂,所以……”
景帝了然,制止了李苗的话头:“我明白,我会将前来学习的人进行筛选,也会安排人在学校里巡视,确保学生的安全。”
“那就好。”李苗很满意他的答案。
这个大问题解决,李苗也没了什么异议。
很快,所有同学们都接到了江北大学接收古人入校学习的通知,论坛上又重新热闹起来。
【大家看到通知了吗?我们学校要给古人开班讲课啦!】
【看到啦看到啦,好期待和古人一起上课!】
【我也是!不过怎么只有大一大二跟着一块上课啊,大三大四的学生呢?】
【你没看通知最后一段呀,学校老师太少啦,大三大四要担任助教。】
【哇好爽,羡慕学姐学长们。】
【我也,流下羡慕的口水。】
【怎么还流口水了?】
【当助教可以换更多饭票呀,可以吃到更多好吃的。】
【那倒也是,不像咱们大一大二的还得用考试成绩和社团活动积分换饭票。】
【咱们也不错啦,考试和社团活动都不难的,起码能吃饱饭嘛。】
【米面油什么的还是跟古人换的呢,有吃的就不错啦。】
由于物资紧缺,江北大学接收古人进入学校后,为了合理分配资源便决定依据每个人的具体贡献值兑换饭票。
大一大二同学由于学习内容不够充足,所以要和古人合并学习,大三大四同学则担任助教,弥补师资不足的问题。
过两天景帝就会抽选一批古人来江北大学试学几天,感受一下合并学习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等年后,江北大学就会正式开启教学工作。
景帝动作很快,从江北大学回去就召见了翰林院学士邹太平。
邹太平年过七旬,庶吉士出身,是名副其实的书香子弟。
同样他也是个痴人,偏好文学诗词,也是因此一直待在翰林院没有高升。
自打听说宫里来了个学校,邹大人就一直有心思去走一趟交流交流。
可是一直被禁卫军阻止,未能如愿。
赶的早不如赶的巧,景帝这就给了邹大人一个机会。
邹太平得了皇命,马不停蹄回到翰林院就开始挑人。
为此他还编了一套挑人的标准。
眼神不好的不要,态度不端正的不要,字写得丑的也不要,影响翰林学子的形象。
年轻一点,适应能力强,样貌端正的最好。
一番挑拣下来,翰林院共有十五人进入了邹太平拟定的“试验班”。
十五人精气神十足,觉得能被挑中是一种荣幸,站在邹太平面前脸上充满斗志。
邹太平满意地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向他们训话道:“皇恩浩荡,允许你们进入大学学习新知识,你们务必要怀着感恩之心,到大学里好好学习,未来报效皇上。”
学子们齐声回答:“学生遵命。”
很快到了约定的时间,邹太平领着这十五名学子进入了江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