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人引荐来到林如海家担任家教的贾雨村,工作不到三天,便比之前更为感觉干的是一桩美差事。除了吃、住的条件之好,林家所承诺的大数量银两之外,最主要的是黛玉聪明伶俐,悟性极强,自觉性又高,几乎不需要费多大的心力,就能教出成绩优异的学生。教这样的学生不多久,教者本人也会获得大大的成就感,于身心健康似乎也有莫大的好处。再者,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对他又极为尊重,知道他的渊博知识和才能。他也了解了林如海的知识学养,并打内心十分的佩服,断然不像他以前所遇到的庸夫“草包”上司。
话休絮烦。贾雨村已经工作了一年有余,所得银两也使他由一个贫穷落拓之人转眼成了一名小富之人。所以,无论于贾雨村,还是于林家,生活都顺风顺水的令人顺心顺意。
所让人预料不到的是,过了些时日,生活的河流却忽然拐了弯:黛玉之母却在一天晚上忽然病倒了。她感到浑身的酸软,难过,疼痛,但又说不出具体的部位。老嬷嬷用手摸她的额头,然后再摸摸别人的额头,断定她有一定程度的发热。没办法,只得让她喝温开水,出出汗,并用冷布巾覆盖在她额头上试图降温。这样的过了两三天,依然不曾有好转。老嬷嬷有点慌了,就叫家丁去请郎中。花白胡子的老郎中过来看视了一番,开了柴胡、板蓝根、黄芩、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等十几味药,叫煎着喝。依照郎中的吩咐,连续喝了有个把月,开始几天似乎约略有所缓解,而到后来,渐渐的不但没有丝毫的作用,反而感觉明显加重了。平时极其温文尔雅、平和恬静的贾敏,此时也被疾病缠绕、折磨得失去了耐心和理智,气得把药碗也摔掉了。从此她便不再服药,也绝对不相信药物会给她带来生之希望。从此她的病便一日重似一日,竟至于滴水不进。而在天气寒凉的一个后半夜,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小黛玉完全的懵了。在此之前,他的父母亲从来没有对她进行过什么死亡教育,老师贾雨村也没有提及过这个问题,从小儿也没有正式笃信一个什么宗教。于是对人类个体的死亡几乎毫无所知,从未所想,当然也毫无精神和思想的准备。母亲病倒时,小黛玉只是显得不怎么开心,但并没有陷入极度的忧伤和担心,因为她根本就没有往坏处想。她始终以为母亲即使是病情忽然加重,最终仍然会好起来,仍然会恢复到原先的样子,陪伴她念念书,写写字,做做针线活儿,或养养花草,或给她讲神话或传说中的故事。即便这一切都不做,只要有母亲在家,这本身就是倚靠,温馨,安全和导引。她认为这一切绝对不会失去,也不应该失去。
但是,当母亲已经不能开口说话不能下咽汤汤水水时,她似乎才感觉到了生活的严重性。母亲停止了呼吸,老嬷嬷老泪纵横时,小黛玉才大哭大嚎起来,她知道整个天地间的一切都变了,都毁了,今后的世界是另一重天地,是另一重没有母亲的天地。“母亲还能恢复,还能再坐起来吗?”她似乎又产生了这个幻想。但当母亲被装入棺木,被埋入泥土之中时,她的这个幻想才渐渐的减淡,消失。但她以为,母亲仍然会在睡梦中来见她,看望她。
贾雨村仍然在她家教她识字,读经书,写字,做诗文。但她似乎感觉自己已然是个独立的不再倚靠父母的人了。已然觉得母亲在和母亲不在,是两种不同的世界,或者说是世界的两种不同的面孔和环境。
有一天,父亲从任官所在地回来了。小黛玉感到了些许的慰藉,她觉得父母之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把父母当成一个爱的整体的——仍然有一半的爱存在着。
这天,晚饭之后,父亲把她叫到了面前。她感觉父亲也是疼爱自己的,但是忽然感觉父亲之爱跟母亲之爱好像不完全是一回事。好像父亲只能疼爱她一部分。只有母亲同时在家,这家才是完整的,完美的。——她走到了父亲面前。按照父亲的指令坐下。
父亲道:“女儿啊,有件事,为父的想跟你谈一谈。这件事,为父的已经想得很久了。你母亲去世,已经一年有余,我知道,你和我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她,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人力怎么能抵挡住命运,这就是命啊……”
黛玉抬眼朝父亲看了一眼,她感觉不知为什么父亲好像变得啰啰嗦嗦婆婆妈妈的,跟老嬷嬷有些差不多了似的。但她没有把自己的感觉说出口,而是继续静静听着父亲讲下去。
林如海接着说:“我是想,把你送到你外婆那儿去。那里跟你差不多大的孩子多。你们可以一起上学,念书,绣花,养草,还可以做做诗文……”
黛玉没料到父亲会说出这样的话,用不解的似带着不安的眼神又看了父亲一眼。到外婆家去,跟舅舅家的孩子——最近还听说姨妈等人家的孩子也去了——在一起,她似乎是很向往的。但那里到底是怎样的,他们会不会跟我一起做事情,玩耍呢?他们会不会欺负我?一时的,黛玉心情之复杂得难以表达。所以她依然没有做声。
父亲似看出了女儿的心思,道:“今天我是跟你先简单的说一说的。具体的事情,还要再斟酌斟酌,不要操之过急的。有好多事,有什么想法,你还要跟老嬷嬷再商量商量。——哦,至于你在那里的生活费用,自然我都会交给你外婆或舅舅,不会让你长期呆在外婆家吃白饭的。还有,你也要知道,这也是父亲没有办法的事。如果你母亲还在,哪里需要这样呢?如果我弟兄们多,都住在一起,你有好多兄弟姐妹的跟你一块儿念书,又怎么可能这样呢?没办法啊,姓林的人家兄弟姐妹只有我一个,你没有一个堂兄弟或堂姐妹什么的。不然,我也不肯把我亲生的女儿送到外姓的人家去啊。”说到这里,林如海忽然心中有些抱怨起自己的妾来,因为妾至今都不曾见有身孕。但是,他的这个想法没有说出口。他知道这个话题不应该跟黛玉说。
听父亲说到这里,黛玉感觉不表态似乎不合适了。于是说:“好的,一切听父亲安排。”
林如海又补充说:“你去,同时把老嬷嬷和丫鬟雪雁或别的哪个也带去。免得你一时的不适应或感觉孤单。”
……看官们知道,黛玉的外婆家,可是高贵豪富之家。黛玉外婆的娘家人姓史,当然也是豪门贵族。当年的史小姐所嫁的贾府,由东府宁国公贾演之宅和西府荣国公贾源之宅两个区域组成。至今依然如此,只是宁国、荣国二公早已不在人世了。而当黛玉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她外婆的丈夫即荣国公之子贾代善也已经撒手人寰,贾代善的哥哥即贾演之子贾代化也已经入土。同辈人中,只剩下了黛玉的外婆——人称贾母或史太君,家里人称其为老祖宗或老太太——一个人仍然健在。这跟后人之后人的统计结果倒是一致的:女性的寿命一般总要比男性长一些。
下面说说比史太君晚一辈的人吧。贾家的这一代人取名时都带了反文旁的。贾代化生有两个儿子:贾敷、贾敬。不幸的是,贾敷在九岁时就夭折了,是为殇子。贾代善史太君夫妇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分别是贾赦、贾政和贾敏。而前文已经记述:贾敏已经过世了三年多了。
跟黛玉同辈的:东府里有贾珍、贾惜春;西府贾赦的儿女有:贾琏、贾迎春。贾政的儿女有:贾珠、贾元春、贾宝玉、贾环、贾探春。贾珠李纨夫妇在生下儿子贾兰之后不久,贾珠就撇下了妻儿离开了人世。
比黛玉晚一辈的有:贾珍、尤氏之子贾蓉,贾琏、王熙凤夫妇之女巧姐,还有上文所提及的贾兰。
除以上提及的这些人之外,贾家东府、西府的管家、佣人、丫鬟及在贾家暂住的亲友等共有四百多,所以林如海决定将黛玉寄养到外婆家,是想让黛玉融入一个大家族之中,以便好好长大将来寻个婆家繁衍生子,延续血脉。虽然生养的孩子不姓林,但血脉还是相承的。
在决定黛玉动身前往外婆家的具体时日之前,林如海又给贾雨村发放了一笔薪资。贾雨村将所得银两和之前积攒下来的合并在一处,装进了一只袋子里,像生意人刚刚发了一笔大财似的高高兴兴地回了一趟老家湖州。因为他的妻子和小妾姣杏都在湖州老家。他雇了一只小船,船工将船摇得轻快,他的心情也像飘飞一样的回到了老家。目前的他,虽然手上没有权柄,但腰包里却有了沉甸甸的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