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夏有些心动。
和她这种没有教过学的人比起来,李和生对这方面肯定会更擅长。
但是理智很快让她冷静下来。
“再说吧,和生不是快该考试了吗,现在教小枣读书的话,应该会耽误他吧。再说,教人读书不是一件省事儿的活儿,直接把责任推到人家头上也不好。”
李文清不以为然:“那有啥不好的,大家都是一家人,教妹妹读书说到底也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和生还能不乐意?”
李知夏看着他。
李文清:“……好吧,他现在确实科举比较重要,等他科举完了再说。到时候咱小枣也能蹭个被秀才教过的名头,说不定书院都得求着咱们去。”
李知夏觉得他幻想的挺美好。
不过谁说不能幻想了?
“没错,等到时候再说吧,走吧,东西卖完了,咱们也回家继续准备明天卖的东西。”
李文清抱起东西,三个人一块回家。
关于让小枣读书这件事,李知夏起初是不想说出去的。
虽然现在村里人已经对她稍作改观了,但是让闺女读书,在村里人看来还是会有些过于出格,为了节省麻烦,她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惜,她没想到,有人居然早就盯上了他们。
程三婶一直坐在村口大树下,看到她领着人回来,语气里藏着说不出的幸灾乐祸。
“哟,这不是知夏吗,这么晚才回来,今天这是去哪儿了啊?”
李知夏不想理她,拉着女儿就要离开。
程三婶却阴阳怪气道:“咋,去书院一趟,眼睛就长头顶了?长辈跟你说话都不理了?”
李知夏的脚步一下顿住。
她怎么知道自己去书院了?
其他人也有些好奇:“知夏今儿个去书院了?去那儿干啥,你娘家有人在念书吗?”
“知夏娘家侄子好像在念书吧,上回我回娘家的时候还听说那小子的成绩不错呢。”
“知夏自己都念书,娘家人肯定读书也好,要不老人家怎么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
程三婶听着这话差点没笑出声来,朗声道:“啥娘家侄子,人家去的可不是那普通书院,人家去的啊,那可是女子书院!知道啥叫女子书院吗,就是专门让这些丫头片子读书的地方!”
“啥?!”
一句话,仿佛水滴滴进油锅,顿时惹起一片的非议。
“女子书院?还真有姑娘家读书啊?”
“丫头片子读书有什么用?有这会儿,还不如去学学咋做饭,以后伺候一家老小。”
“是啊,姑娘家只要把家里的活儿干好就行了,念书有啥用,又不能考科举?”
“知夏,你咋想的,该不会你想进去读书吧?”
“那婶子就得说你了,虽然你平时也读书吧,但好歹家里的活儿没落下,自己念就自己念吧,你要是进书院,那可就不一样了,都是当娘的人了,进去读两年又能怎么的,不就是白白浪费点钱吗?你要是真想出息,还不如把这笔钱送给你侄子,让你侄子好好念,以后你这当小姑的,也能占点便宜。”
李知夏越听这话越不舒服:“婶子,就算是我念书,怎么就白浪费钱了,读书不在于能不能科举,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明智,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只要这点做到了,就不是浪费。而且,我去那里并不是我想进去念书,是为了送我女儿进去。我还是觉得,小姑娘从小还是要多读些书,甚至要比小子们读书更多,这样才能在这样的世道下更好的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