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大唐西域记 > 第十一回 迦湿弥罗僧梦醒 五百圣贤集三藏(第4页)

第十一回 迦湿弥罗僧梦醒 五百圣贤集三藏(第4页)

能净心中想:“罗汉具备六神通,就有如此神力。”暗暗地立誓要潜心修炼。正想着,又听师父继续讲。

阿罗汉对龙说:“希望施舍龙池一角让我能置放双膝。”

龙王于是吸掉一角池水,将这地方施舍给罗汉。罗汉踏足进去,施展神通,身躯不断增大,龙王尽力缩水,以至于池空水尽,龙王反而请罗汉赐地。

阿罗汉就在这个国家的西北为他留下一个池子,方圆一百多里。

龙王的家眷和下属,住在另外的小池中。

龙王说:“池子的地都施舍给您了,愿意您永远接受我的供养。”

末田底迦说:“我不久将进入无余涅槃,就算想接受您的供养,也是办不到了。”

能清听到这里,就打断师父的话,问道:“师父,甚么是无余涅槃?”

玄奘对着能净说:“你听听,师兄的问题才是真问题。你关心的事情太肤浅了。”

能净红着脸,检讨道:“师父说得是。愿听师父教诲。”

玄奘才说:“涅槃在我们佛家有两种,就是无余涅槃和有余涅槃。《智度论》卷三十一说:‘爱等诸烦恼断,是名有余涅槃;圣人今世所受五众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槃’。”

能净说:“佛经说的文雅,我这庄汉,实在不懂得。”

玄奘解释说:无余涅槃指的是完全远离肉体制约的涅磐境界,就是死后不受再生而证得的涅磐。死后仍残留着生命躯体而证得的涅槃为有余涅槃。

能自略显迟钝,说:“我佛讲得复杂,连死都有不同的说法。”

玄奘说,罗汉将入无余涅槃,不再过问世间凡事,龙王再次请求:“希望五百罗汉长久接受我的供养,直到大法灭尽。法尽之后,我再收回这块土地作为我居住的龙池。”

末田底迦接受了他的请求。

玄奘讲完这个国家的开国传说后,三个徒弟都陷入沉思。

玄奘又说:“末田底迦受佛的旨意,在佛涅磐五十年后开辟了佛教在迦湿弥罗的道场。但末田底迦罗汉不久就进入无余涅槃了,你们想一想,他答应龙王让五百罗汉长久接受供养的诺言能不能实现?”

能清、能净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能自嘴快,就问:“师傅,末田底迦罗汉的诺言肯定能够实现。但如何实现的,弟子们愚笨,还请师傅教导。”

玄奘说:“这事又与摩揭陀国的无忧王有关了。”

无忧王在如来涅磐后的第一个百年中,几乎统一了印度,他的孔雀王朝声威远播外邦,皈依佛教,深信佛理,一切生灵都在他的爱护之下。

无忧王信了佛法后,恭敬三宝,建造鸡园寺,供养了几万名僧人,很多外道僧团也混迹其间,思想非常复杂。里面有个叫摩诃提婆,用东土语言译为“大天”的比丘,在一次诵戒之后,说了一个颂:

“无学漏失因魔引,无知疑惑由他度,圣道不起假声呼,是谓如来真佛教。”

这个说法与佛法相违背,结果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的阿罗汉就将大天比丘的颂改为:

“无学漏失因魔引,无知疑惑由他度,圣道不起假声呼,是汝狂言非佛教。”

两种意见针锋相对,辩论非常激烈,经夜不停。

无忧王也劝解不住,于是召集众僧徒,对这次辩论进行表决,结果追随大天的人居多,很多都是一般的凡夫僧,相信大天的异说。而阿罗汉只有五百人,他们就想离开鸡园寺,另外寻找修行的地方。

无忧王感到恼火,就找了条破船,将五百阿罗汉装在船上,前往殑伽河,也就是恒河,准备在船行中流时,把这五百阿罗汉都沉入深水中。

五百阿罗汉都通了六神通,在面临生命危险时,都运用神通,凌空飞翔,一起飞到迦湿弥罗国,在山谷中隐居起来。

无忧王听说后感到后悔恐惧,亲自来向罗汉们道歉,请求回到鸡园寺。

这些罗汉都拒绝了。于是无忧王在迦湿弥罗国为罗汉建立起五百所寺院,并且把迦湿弥罗国土交给罗汉们管理,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所以说迦湿弥罗是圣者所居的地方。

当时阿罗汉得到这片土地后,运用巨大神通之力,将五百所寺院很快建好,在其他各国买来贱民,充当仆役,侍候僧徒。

听到迦湿弥罗国有这么多佛教的神圣寺院,徒弟们都目瞪口呆。玄奘又说:“徒弟们不要惊诧,迦湿弥罗国还有更神圣的事业在后面。”

三徒弟齐声问道:“还有更神圣的事业?请师父赶快给弟子们讲。”

玄奘慢慢地说:“佛涅磐之后第四个百年,健驮逻国迦腻色迦王在政事之余,时时研习佛法,每日召一名僧人入宫说法。同一经题,不同部派见解不一,说法不同,国王疑问很多,无法消除疑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