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自由堕落 720p > 第4章 信任的温度(第2页)

第4章 信任的温度(第2页)

李博耐心地听着,偶尔插话问几个问题,心中却始终像被什么东西轻轻堵着,有点发闷。

看着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戴璐璐,他忍不住将她和记忆中那个会和顾初撒娇、会在工作室累得倒头就睡、会因为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而雀跃不已的女孩对比,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油然而生。

终于,在一个话题转换的间隙,他还是没能忍住,小心翼翼地试探了一句:“那个……顾初他……他现在怎么样?”

正端起咖啡杯的戴璐璐听到这个问题,她的手在半空中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只有零点几秒,随即就恢复了自然。

她抬起眼帘,看向李博,目光平静得像一潭深水,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如释重负般的释然。

“我们分手了,李博。”她用一种近乎陈述客观事实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气说道,“有一段时间了。和平分手。”

那一刻,李博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然后猛地漏跳了一拍。

尽管早有预料,但当这个事实被戴璐璐如此平静地亲口证实,他依然感到一阵强烈的震动。

他张了张嘴,喉咙有些发干,最终却只吐出几个干巴巴的、毫无意义的音节:“……这样啊。”

“嗯,都过去了。”戴璐璐轻轻放下咖啡杯,语气里听不出丝毫的怨怼或悲伤,只有一种历经风雨、尘埃落定后的平静,甚至带着点解脱。

“他人挺好的,就是……我们想要的东西不一样了。”

那次见面后,李博和戴璐璐保持着一种不远不近的、介于普通朋友和“受兄弟之托需关照对象”之间的微妙联系。

他偶尔会约她出来吃个饭,了解一下她的近况,或者在她遇到一些技术或法律方面的难题时,利用自己的人脉和知识帮她提供一些建议。

戴璐璐则像一块高速运转的海绵,被投入到魔都这片广阔而残酷的商业海洋中,以惊人的速度吸收着一切有用的信息,适应着这里的规则,积极地拓展人脉,寻找着属于她的机会。

她似乎天生就属于这种快节奏、高压力的环境,像一条灵活的鱼,在复杂的水域中游刃有余。

转折发生在两个月后的一次偶然。

李博当时正在为之前合作的那家游戏公司做一个新的技术演示Demo,为一个基于西方神话背景的新游戏构建一个高保真的虚拟角色。

那天戴璐璐正好来他的住处取一份之前托他帮忙修改的合同文件,无意中瞥见了李博电脑屏幕上那个栩栩如生、衣袂飘飘的精灵族弓箭手。

“哇……这个……”戴璐璐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发现了宝藏般,快步走到电脑前,身体微微前倾,几乎把脸贴到了屏幕上。

“她的头发丝……你看这光泽和飘动的感觉!还有这皮肤的质感,毛孔都看得清!眼神……眼神好像真的有情绪一样!李博,这是怎么做到的?!”

被一个外行,尤其还是戴璐璐,如此直接而热烈地夸赞自己最核心的专业领域,李博感到一丝久违的、属于技术人员的自豪感,同时也有些许的不习惯。

他耐心地,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她解释了背后涉及的技术:高精度面部扫描和动作捕捉、基于物理的渲染、复杂的骨骼绑定系统、以及最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面部微表情模拟和生成技术……

戴璐璐听得异常专注,完全不像普通外行人那样只是看个热闹,或者问一些“这个能不能做成我这样”的肤浅问题。

她不断地提出极其精准、甚至可以说是一针见血的问题,从技术实现的底层逻辑,到不同算法的优劣势对比,从硬件算力的需求,到最终的开发成本和周期估算,甚至开始探讨这种超写实数字人技术在游戏之外的商业化应用可能性。

“如果……”戴璐璐的目光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就像哥伦布终于望见了美洲大陆的海岸线,她的声音也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如果……我们把这种顶级的数字人技术,不是用在游戏里,而是用在……摄影领域呢?或者说,用它来颠覆传统的摄影模式?”

李博微微一怔,没太明白她的意思。

“你想,”戴璐璐的语速越来越快,思维如同脱缰的野马,“我们可以做一个……虚拟数字人私拍摄影系统!用户可以在线上自由定制一个完美的、符合自己一切想象的虚拟形象,甚至可以上传自己的照片进行面部替换。然后,用户可以像玩换装游戏一样,选择场景、服装、灯光、姿势,一键生成足以乱真的、艺术品级别的私房照片!甚至……我们还可以加入互动功能,让用户可以实时操控这个虚拟分身,做出各种动作和表情,满足更深层次的……幻想需求?”

李博被戴璐璐这个天马行空、甚至可以说有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彻底惊得半天没说出话来。

他几乎是本能地,就想从技术的角度,指出这个构想中存在的无数难点:实时渲染的巨大算力鸿沟、超高精度模型和材质库的构建难度、动作捕捉和交互的技术壁垒、深度伪造可能带来的伦理风险和法律问题、以及天文数字般的初期研发投入……

但是,当他看到戴璐璐眼中那种不容置疑的笃定和难以抑制的兴奋,看到她因为这个疯狂想法而变得神采飞扬、仿佛整个人都在发光的模样,他那些基于“技术可行性”、“风险评估”和“投入产出比”的犹豫、质疑和劝阻,竟然一下子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甚至有点……保守和扫兴。

在那一刻,李博从戴璐璐身上,看到了一种久违的、近乎原始的、纯粹的创造欲,一种渴望打破常规、挑战不可能的强大冲动。

而这种冲动,竟然奇妙地与他自己内心深处,那种对技术极限的极致追求、对创造“完美虚拟生命”的梦想,产生了某种隐秘而强烈的共鸣。

“理论上……”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响起,因为某种莫名的、被点燃的期待而微微发紧,“是有可能性的。只是……难度会非常、非常大。尤其是……数据。我们需要海量的、高质量的、覆盖各种细节的……数据。”

“那就去找!去创造!”戴璐璐斩钉截铁地打断他,语气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和强大的行动力,仿佛在她眼中,那些技术壁垒和数据鸿沟,都只是需要被一一攻克的关卡,而不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李博,我们试试!就我们俩!这个想法太酷了,一旦做出来,绝对是颠覆性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