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一去兮不复还 > 第21章(第1页)

第21章(第1页)

裴霁臭着脸抽刀劈在了琵琶背上,仿佛劈的是应如是的脑袋,等陆归荑走远,这才问道:「你不怕她们串通一气?」

「无凭无据的事情,想得太多也是无益,与其胡乱猜测,不如引蛇出洞。」

翌日,他们两人也离开苍山,一路飞驰至乐州城外,裴霁从暗桩手里拿到了这些天的情报文书。

裴霁虽不在乐州城内,此间风吹草动却无一能逃过他的耳目,首先打开了乐州总捕的亲笔信,作为本地官府协办此案的头号人物,杨钊从戒严丶巡逻和盘查等多个方面将这八天来发生的事情详细禀报了一遍,其中有两件事引起了裴霁的注意——其一是虞红英病发卧床,散花楼一应事宜都由柳玉娘决策处理;其二是无忧巷自行封门,杨钊谨遵裴霁临行前的命令,亲自排班就近监视,未见异常。

虞红英有痼疾的事,在道上不算什么秘密,毕竟她这几年很少离开老巢,也不再与人轻易动武,说是因陆归荑出走而怒火攻心,确实合情合理,可裴霁不信任何巧合,虞红英是否装病避祸暂且不提,单是柳玉娘独掌散花楼这点,已足够让他生出十二分疑心。

除此之外,便是那句「未见异常」了。

应如是先看过杨钊的信,又从裴霁手里接过第二封情报,这份密函显然来自夜枭卫潜藏在城内的人手,内容与杨钊的书信大同小异,只是更加详细,比如说柳玉娘于三月廿七晌午乔装为医,提箱撑伞入无忧巷,一个时辰后离去,又前往药房抓药,先后登门两家,所购药材颇多。

末尾还附有三张药单,上面分别记录着柳玉娘在三家药房里所抓药材和药量。

杨钊负有监视无忧巷的职责,信上却无一笔提及此事,若非是他刚好不在,手底下的人有所懈怠,便是……他故意有所隐瞒。

在这个节骨眼上,任何错漏都可能影响到破案进程,杨钊作为本地总捕,不该不知道这一点。

「昨日我去找回春堂的大夫问过了,他说这方子是治妇人崩漏急症的,以情报上虞红英的症状来看,她是气血两虚,再加上先天不足丶怒攻心肝,所以下血难止,拥被不起。」

一张方子被放在了桌面上,裴霁扫了一眼,又听应如是道:「但这药方上少了一味助气止痛的香附子,多出来的两味药是川穹和附子,以掌柜的辩症来看,川穹对现在的虞红英是弊大于利,服药后会让她的元气补不抵损,而附子用在这里更是有害无益,虞红英这几日的精力不济丶心悸失寐多半与此有关。」

原来的三张药单上写得清清楚楚,柳玉娘是在第一家药房按方抓取了治崩漏下血的药材,可她随后就将香附子弃于沟渠,又到别的药房购买川穹和附子,因附子有毒,药房不肯多卖,她还去了两家。

闻言,裴霁倒酒的动作一顿,道:「据我所知,柳玉娘的医术造诣不算差。」

连回春堂的学徒都知道这些药不合用,她怎么会不明白?

亦或者,正因她对这些一清二楚,才换了方子里的药。

「虞红英病体难撑,陆归荑罪嫌在身,散花楼自然由她一人说了算。」

应如是对裴霁这句话未置可否,他继续道:「离开回春堂时,我正好遇上一对少年少女,倘若猜想没错,应是无忧巷的岳怜青带幽草来治腿。」

回春堂的口碑是靠治筋骨创伤积攒下来的,黄老大夫更是方圆百里首屈一指的骨伤医师,只是他已在家中含饴弄孙,基本上不再坐堂出诊了。

「我藏身在外,见他用一朵金花请黄老大夫破例,说是一位柳姓亲朋所赠。」

就在前一天,柳玉娘的确改头换面去过无忧巷。

作为乐州城的地头蛇,散花楼这些年来在此苦心经营,与之结交的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城里受过恩惠的商铺人家不在少数,回春堂也只是其中之一。

「东西应是虞红英授意柳玉娘给出去的。」裴霁道,「她打断了幽草一条腿,就算看在陆归荑的面子上,也不好做得太过冷漠。」

话虽如此,他显然已将此事记下,准备回头派人去查回春堂的老底了。

「离开回春堂后,我就前往无忧巷准备一探,不承想……」

应如是动筷夹了一片笋,裴霁将酒杯放下,接过话道:「那对在无忧巷口摆摊卖烧饼的老夫妇,已经失踪了七天,结果竟是死于家中。」

正如散花楼三姐妹所料,烧饼摊刘氏夫妇的家底,裴霁在离开乐州城时就命人去查了,得知他们的独女嫁给了城外小河村的卖油郎,已近临盆,情报上说这对老夫妇爱女如命,八成不会在此关头远逃,故遣暗桩在旁看护,待其诞下子女,卖油郎果然急着进城向岳父岳母报喜,这才有了应如是在城门外与其搭讪一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