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盘还不懂,一边扶着锦月往书房走一边追着问:「姐姐路上真没遇见什么事吗?」
姜幼安却笑了笑,打趣锦月:「表兄竟让你自己骑马回府?」
虽是问句,但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锦月抿了抿唇,略显羞恼地点了点头,又道:「姑娘,咱们不提他了,奴回府是来向您禀报萧公子和他弟弟的事。」
姜幼安敛了敛笑:「嗯,进来说。」
她和表兄其实都相信萧伍,今日这遭,更重要的是想探探他那收养的弟弟到底是何品性,虽有过几面之缘,但此人心思太过玲珑,她所见之貌未必便是他的真实品貌。
若他在悠悠之口面前仍能表现得八面玲珑,那么即便是伪装,也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锦月应是,在锦盘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走进书房。
姜幼安赐锦月座,而后才听她事无巨细地讲述了一番今日在萧宅发生的事,果然与她所料相差无几。
但在得知萧伍竟问表兄能否将婚期提前到腊月时,她却是忍不住蹙了蹙眉。
这厮分明就是忍不住了,为何偏偏在她面前矜持?
她要帮他,他还不让。
不过这念头在姜幼安脑中只是一闪而过,她很快便将心神放在正事上,问锦月道:「近来柔然可有挑衅镇远军?」
去岁八月,刚刚秋收柔然军便屡次进犯,今年若刑罗还想用同样的战术偷粮,眼下也该出手了。
锦月轻轻摇头:「姑娘,萧公子他们不曾提及此事。」
姜幼安闻言凝了凝眉:「我知道了。」而后又看向锦盘道:「扶阿月回房中歇息。」
锦盘点点头应是,锦月坐下缓了缓,这会儿双腿其实已经不打颤,只是还有些发软,短时间内确实不宜在殿下跟前伺候,她便也起身福礼道:「谢姑娘,锦月先告退了。」
姜幼安弯眸,目送两人离开书房。
而刚刚出门,锦盘便忽然莽撞又直白地看着锦月道:「姐姐,改日我教你骑马如何?其实马儿很听话的,你不用怕它,与它多相处相处就好了。」
锦月:「……」
冷不丁被戳心窝,她面子多少有些抹不开,好一会儿才嘴硬着拒绝:「我丶我会骑,只是近几年骑得太少,改日我抽空自己练练就是……」
两人闲话的声音从窗棂传入书房,姜幼安听着不由轻笑,重新拿起书案上的《六韬》从头读了起来。
五月端午之战,镇远侯率军灭了刑罗半数大军,柔然那位老可汗或许是怕了不敢再起纷端。
如此,苍鹤或许能安稳一段时日。
然而一日不收甘州丶不灭柔然,这样的安稳便如镜中月水中花,一碰即碎。
姜幼安以为,镇远军如今应当乘胜追击。
但她大约也明白镇远侯萧无衍没有这么做的原因,四年前收复云州之时伤亡太重丶镇远军需要时日修养生息丶新兵也需操练乃是其一,更重要的是东兴侯与西梁一战几乎耗尽国库,即便有裴家帮衬,如今国库中的银子丶户部的存粮却都不足以支撑二十万大军了无后顾之忧的挥师北上。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存钱存粮。
只要钱跟粮都存够了,灭柔然便指日可待。
可姜幼安即便没上过战场,却也懂得战机稍纵即逝的道理。
大燕要何时才能存够钱粮?届时,柔然还会像如今这般好对付吗?
毕竟柔然大军也曾像虎狼般南下攻城,势无可挡地夺走大燕三座城池,后来父皇登基,仅是收复定丶云两州便耗费十三年之久,如今柔然势弱,若不趁机取其「性命」,他日势长,再想攻下可就没那么容易。
姜幼安过去从不曾想这些问题,在长安,天塌下来都有父皇和舅舅顶着,她只要听他们的话便足够了,根本无需操心这些远在千里之外的事。
但这趟苍鹤之行,却让她重新审视自己。
她是太子,是东宫之主,是大燕的储君,所以大燕将士的性命丶大燕百姓的生存本就是她应该承担的责任。
她不能离开父皇和舅舅便什么都做不了。
日暮时分,叶晋丶高二和齐荣等人终于回了府。
姜幼安听到通传后本想召三人来书房问话,却从顾三娘口中得知三人都喝醉了酒,眼下即便来了恐怕也说不出什么像样的谏议,这才作罢,让三娘转告他们明日辰时再来书房见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