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辰本来是打算等重点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后,再来做这件事的,但是听了这个企业家的遭遇后,决定先开这个企业家座谈会,先行解决这些企业们急愁盼难的问题。
有些事很大,却是癣疥之患,比如某个企业想要展,需要两千万元资金,却因为种种原因,贷不下来,这个问题听着很大,但不耽误他现在生产,同时他就是去任何地方,也会有这样的困难。
而有些事听着不大,却是心腹之患,最容易打击人的信心,就比如眼前这位。
企业出钱不算什么,人家为了生意,捏着鼻子认下来,就当是送礼了,可你不能接好后,把电给别人用,这就是明晃晃的欺负人了,然后又用一系列的手段对付人家。
虽然说天下的乌鸦一般黑,但遇到这种事,人家会想换个地方是不是会好一点。
杨辰当然可以直接出手帮他,把电业局的人叫过来训一通,虽然他们现在改制成电网公司了,行政执法权也给了经贸委,但实际上只是经贸委派了几个人在他们公司办公。
他们对这些人好吃好喝好招待,需要执法了就喊上这几个人去执行,其实跟以前没有太大的区别。
以前电业局想停谁的电就停谁的电,现在无非以检修的名义给你停了。
以前能随便罚款,现在不能随便罚款了,因为经贸委没有这个底气,不敢随便罚人家。
但除非是特别严格的程序,不然的话电业局还是跟以前一样,只要你还得用电,就得求他。
其实这一类的事在基层多如牛毛,屡见不鲜,一个土地手续让你办两三年不在话下,你其它手续都下来了,一个排污或安全许可证就能让你前面所有的投入化成泡影。
这还是针对企业,针对个人就更严重,一个证件能让你跑二三十趟的都有。
就比如,你去办事,给办事人员让一根烟,事情可能就能顺利办了,或者你说话好听话,赔个笑脸,也可能会让你少跑两趟,你要说横眼冷目的,人家也会给你个爱搭不理。
但是想要扭转这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开个会个通知就行的,就算是把人全部开除,再换一批人上来,仍然还是这个样子。
根了在思想和传统上,只要是人制定出来的机制,就有钻空子的可能。
所以机制不是关键,执行才是,而执行,就离不开人。
目前杨辰只能先从大的方面着手,聚拢一部分人,然后逐步解决问题,而不是说,用什么办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只要人性有私,很多问题就不可能彻底解决。
所以说,当领导的,要解决的是眼下遇到的问题,制定一个有可行性的五年规划,过十年的战略,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依据了。
常人的眼光,看能三年就不错了,常人,也许能看个五年八年的,只有那些学贯古今东西的,才能够越时间长河,看透未来。
但是能看到未来,不代表能改变未来,特别是大势,需要的是执行力。
规划、策划、设计、计划这些,如果是源头,最终都要落实到执行上来。
要召开座谈会的风声只是刚放出来,甚至都没有叫座谈会,而是换了个定山县经济展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