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周博和姜明尚一早乘车向晶圆厂驶去。
姜思夏今天没有和二人同行,她要去粤州大学,做一场unIx+c的讲座。
粤州大学已经开设软件、计算机、集成电路设计等一系列课程,未来可以源源不断为晶圆厂、电子厂输送人才。
另一边,周博二人坐着吉普车再次来到粤州工业区,连片的工地再次进入视野
姜明尚盯着一片工地,问道:“那边就是核电站的工地吧!”
周博点点头:“是的!”
亚湾核电站也是一五重点工程,由秦三民担任总工。
毕竟硅片厂,晶圆厂都是耗电大户,肯定要有电站进行配套。
车开了一个小时,终于来到了粤州晶圆厂。
粤州晶圆厂是一五核心的工程,未来几年芯片要爆产量,就看这座工厂了。
为了尽快投产,姜明尚亲自主持晶圆厂建设。
为此,姜明尚忙得头都掉了一大把。
一个多月了,晶圆厂第一条产线依然没有跑通。
原因在于,粤州晶圆厂的生产方式和扬子江电子厂有很大不同。
一直以来,扬子江电子厂采用的是光刻流水线方式,而非后世常用的光刻机。
因为光刻机是一种高度精密、高度集成的装备,不是那么容易造出来的。
当初,周博在7号车间土法上马,根本不具备造光刻机的条件。
周博只好因陋就简,把光刻机的效能,分拆开来,做出一条光刻流水线。
这种方式也能造出芯片,但效率偏低,而且产线迁移非常困难。
现在,粤州晶圆厂要进行规模化生产,当然不能再搞作坊式的流水线,光刻机势在必行了。
第一台gk-1光刻机,在扬子江电子厂制造完成,然后用火车运过来的。
gk-1既不是后世常说的duV,更不是euV。
那都是浸润式光刻机,目前还是周博难以企及的黑科技。
gk-1属于干式光刻机,分辨率1微米,套刻后精度可达2纳米。
这个精度虽然和duV,euV没法比,但已经相当牛掰。
要知道,后世的duV,euV都是集几十个国家之力,才搞出高精尖设备。
夏国被制裁后,也是集全国智慧,才能搞出落后几代的光刻机。
可见光刻机的制造难度!
而gk-1基本是周博和姜明尚手搓出来的。
这实在是相当逆天。
gk-1完成后,姜明尚激动得几天睡不着觉。
有了gk-1光刻机,芯片生产不仅效率提高数倍。
而且,光刻机方便迁移,可以快复制和扩散产能。
要实现一五计划年产千万芯片的目标,gk-1是关键一环。
进入厂区后,工人们纷纷向姜明尚打着招呼。
姜明尚微笑回应。
很快,两人来到了晶圆切割车间。
qu4。。qu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