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红楼]黛玉重生记 > 120130(第6页)

120130(第6页)

黛玉明白是自己自作多情了,脸颊浮起一片红晕,轻哼一声,瞪了一眼晏先生,晏先生哈哈大笑起来,黛玉在笑声中,微微抬着下巴,领着田嬷嬷等人进去了。

晏先生和姜璟对视一眼,才收敛脸上的笑意,才去了大门外,等着贵客来临。贵客便是司徒渊。

原本该由赵彬出面迎接,但司徒渊向来低调,快入城的时候,让下人往赵家递了信,但赵家如今乱成一团,这消息没能传到赵彬耳中。

司徒渊便转道去了姜璟府上,故此,晏先生和姜璟在门口等候。

赵彬知道的时候,司徒渊已经入了姜府了。

第123章不见

司徒渊是奉圣旨前来宣府的,是来犒劳九边将士,之所以先来宣府,是因为宣府这一两年对阵鞑靼无一败绩。正因为此,司徒渊才赶在过年前到宣府,与宣府将士一同过年。

要说宣府城内最欢迎司徒渊的,绝不是姜璟而是赵彬,赵彬在宣府多年,但宣府苦寒,战事频发,别说和京城比,就是和其余八个重镇相比,也多有不足。他一直想着能去其他地方任职,而昭宁帝让司徒渊这个太子前来宣府,在他眼里看来,是皇帝对他的认可。

而且他只有述职的时候才能入京,为了不惹皇帝猜忌,他很少接触太子、皇子及阁老等,如今他可以正大光明接触到司徒渊这个太子,怎么能不高兴。和司徒渊搞好关系,往远了说,司徒渊是下一任皇帝,为之后打好基础,往近了说,司徒渊很得昭宁帝信任,若司徒渊肯为他在昭宁帝面前美言几句,他调任更有希望了。

因此,在知道司徒渊去了姜璟府上的时候,赵彬也顾不上其他,更顾不上才和姜璟发生冲突,匆匆去了姜府。

司徒渊已经捧着茶杯和晏先生对着吃茶了,姜璟陪坐下首。

司徒渊长舒一口气,有些慵懒的靠在椅背上,漫不经心对姜璟说道:“我刚到宣府,就听说令正把赵家人打了,是怎么一回事?”

姜璟有些意外司徒渊的消息如此灵通,面上却不显说道:“赵家姑娘说拙荆坏话,拙荆让金嬷嬷打了一巴掌,这才闹起来了。拙荆是大家闺秀,自然不会先惹是生非、无理取闹。”

“赵家姑娘这么蠢啊。”司徒渊平时接触的都是聪明人,还是头一次见到闹翻自己父亲寿辰的人。

“怀光还没成亲的时候,赵彬设宴宴请怀光,赵家有位姑娘想嫁给怀光,设下圈套被怀光识破,就是这位姑娘。”晏先生补了一句。

司徒渊听后大笑起来和晏先生说道:“我还以为怀光和姜指挥使一样冷冰冰不讨人喜欢呢,原来还是有人想投怀送抱的。”

“也不是蠢,只是狂妄自大而已。”姜璟无视司徒渊的打趣,淡淡说道,话里不只说得是赵姑娘,更说得是赵家。

回来的路上,黛玉也曾疑惑赵三姑娘蠢笨,姜璟和黛玉的解释更加直白,“赵彬在宣府经营多年,几乎可以说是宣府的土皇帝,赵夫人是高门贵女,娘家很是得力,赵彬对赵夫人也很是宠爱,赵夫人三十许的年纪得此女,且赵三出生后,赵彬官职一路高升,夫妇俩自然是把赵三捧在掌心,养成她这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若今日不是你,而是旁人,听到赵三这样的话,大概是要忍气吞声了。”

“惯子如害子。”黛玉点评一句。

晏先生和黛玉的点评差不多,说道:“也该知道些分寸,这是在害自己的孩子。”

司徒渊也只是随口八卦一下,并不想多谈论赵三,只是对姜璟说道:“你们可是撕破脸了。”语气里有些不悦,按照原来的打算,对赵彬还是以安抚为主,可如今两人闹翻,主副将不和,可是会影响宣府安定。

姜璟也没料到这么快就和赵彬闹翻,但他一向是站在黛玉一边的,而且他和其他不一样,绝对不会为了大局让黛玉受委屈的。

“我从来宣府那一日起,就做好了翻脸的准备。”姜璟掷地有声。

“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司徒渊收起了玩笑之意,注视姜璟,冷冷说道,“若宣府有危,你可是千古罪人。”

姜璟抱拳。

“撕破脸也不是坏事,省得束手束脚。”晏先生打破室内冷凝的氛围,“往日为着面上和平,总是处处忍让,如今倒不必了,看看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再说了,您不是还在宣府呢?”

说到最后一句,晏先生语气里带了笑意,“您总不会留下一个烂摊子。”

“我才来,就有活了。”司徒渊也收起刚才的冷意,笑着说道。

“何止呢,还要扯大旗呢。”晏先生笑眯眯说着。司徒渊和姜璟明白他的意思,赵彬知道姜璟深得帝宠,和司徒渊关系也不错,如今司徒渊来到宣府,他真和姜璟闹起来,司徒渊大概率站在姜璟那边。

“可不能白扯大旗,我可以要回报的。”司徒渊几乎是明示姜璟,趁着现在赵彬束手束脚,赶快抢占地盘,压倒赵彬这股东风。

因此当门房来报赵彬来的消息时候,司徒渊并不曾见他。

焦碌此次随侍司徒渊,便安排了他去回绝赵彬。

焦碌这个人对谁都带着三分笑意,第一次见他的人都觉得他憨厚可亲。

“赵大人,太子舟车劳顿,已经歇下了,不如改日再来。”焦碌笑眯眯说着。

赵彬心里一突,知道不好,司徒渊是对他不满,只是不知道这不满是因为他没有前去迎接司徒渊,还是因为他和姜璟之间的冲突。

赵彬递给焦碌一个荷包,问道:“不知道太子何时有空?”

焦碌含含糊糊说着:“晏先生曾教过太子,太子与晏先生久别重逢,自然是要亲近几日的。”

就在赵彬心一点一点往下沉的时候,焦碌又来一句,“不过,太子从未耽搁过正事。”

赵彬这才松一口气,“这是自然,我虽在宣府,可也听说太子勤恳,是吾辈楷模。”

赵彬并没有过多纠缠,和焦碌寒暄几句就离开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