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将他送出门去,这才回来坐下一起用晚膳。
晚膳照旧也还是一大家子人一起吃。
封氏夫人和甄英莲当然也上桌了,她们俩因为中午的事儿也吃了一惊,此时知道莫郁没有什么事儿,不过就是熟睡过去,这才放了心,又说说笑笑吃了一顿饭不提。
次日一早,林如海就进宫去面圣了。
莫郁因为前一天“病了”,还请了太医,闹腾出了不小的动静,自然早就已经传进了宫里头。康师傅非常关心莫郁的身体情况,不但让张友士好好替莫郁诊治,还特意派人传了口谕,说是既然累着了,那就多歇歇,明日不必入宫当差,于是莫郁就喜提了一天假期。
林如海自然没有啥意见,贾敏和小黛玉倒是十分高兴,毕竟她们俩也是好久没有跟莫郁一起度过这种一整天的休闲时光了。
自从进了京城之后,他们一家人总是聚少离多,故此就更显得这个机会非常难得了。
恰逢林家后园的芍药花儿都开了,小黛玉一时兴起,便就提议做一个“芍药花会”。
说是花会,其实也就是她们四个女眷加莫郁这么一个半大孩子一共五个人随便坐旁边儿赏赏花、吃吃茶。
也可以作作诗、题题字、画些画儿。至于弹弹琴、唱唱曲儿、甚至是跳个舞那就更好了。
总之,既然是他们林府的花会,哪怕只是这样小规模的,也不可能马虎了去。要提现出来一种风雅、闲适的氛围就是。
对于小黛玉的这个提议,贾敏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不如说,她甚至还挺喜闻乐见的。
其实下午的时候,在莫郁昏睡过去之前,贾敏还是不可避免地短暂陷入到了贾府的回忆里头去了——没办法,提起贾府,她就有点儿刹不住车。
毕竟,那可是她的娘家,再怎么“断舍离”,也没有办法轻易地做到完全切割的。
哪怕自己都觉得自己切割成功了,再也不想要管贾府的事儿了,却总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让自己再度想起那些过往来。
虽然很是气自己的不坚定,但是不管是丈夫林如海还是女儿小黛玉都在安抚她,说这也是人之常情。
只有儿子林默玉,总是那么一针见血,一点儿余地都不留。
当然,他一般都是通过心声外放的方式来“说”的,算是给她留了几分面子。
不过贾敏也知道,这种心声外放,不仅仅只有她一个人能够听见,而是除了默哥儿本人听不见,其他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够听见……
就,社死了,又没有完全社死吧。
毕竟,这孩子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口,已经算是不错了。
谁叫她真的是“屡教不改”,要是不时时刻刻多敲打一番,关键时刻万一又她心软了,那可就糟糕了。
贾敏默默地又给自己打了一遍预防针,这才继续把这个事儿揭过去,跟着小黛玉开始准备起“芍药花会”的事宜来。
原本她是想着借这个机会跟封氏夫人和小英莲一起再培养培养感情的。
说起来这封氏夫人跟小英莲也都是可怜女子。
小英莲就不必说了,小小年纪就被人贩子给拐走,转卖了好几手之后,弄到扬州养了几年,准备给训练成“扬州瘦马”来着。
要不是自家老爷林如海去一趟江南破了一起大案,将那一伙子人贩子一网打尽,这小英莲的命运还不一定多惨呢。
想起自家儿子心声里头说的那个什么这姑娘惨被“一女两卖”,还牵扯到一桩人命案,贾敏的心中就是一阵后怕。
再想到儿子说的那个强抢小英莲,并且打死了另一个买家冯渊的恶人居然就是她二嫂的亲妹子家的嫡子,贾敏整个人就愈发不好了。
哦,不对,现在那小子已经不是薛家的嫡子了。
虽然不知道这中间都发生了什么,但是现在这小子已经是宁国府敬大老爷的养子了。
所以说,之前那个什么堵着门非得要她们家把小英莲嫁给他的混蛋就是这小子啊。
难怪了……
贾敏越想越气,对贾家愈发失望透顶,同时心中也暗暗想了个好计策,只待他们再上门来的时候,一起发难。
按下贾敏的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不提,只说其他人,倒是都挺高兴的。
首先一个小黛玉,她今儿倒是非常有精神地在组织这场“芍药花会”。
头几年,年纪还小的时候,黛玉是那种乖巧聪明的小姑娘的形象。她如今已经渐渐大了,很多事儿已经跟小时候不同,愈发像是个“大家闺秀”了。
这倒并不是说她行事作风开始扭捏起来,相反,她的言行举止是愈发落落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