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问你牛不牛。
而且生这些孩子的时候,她还是荣国府的冢妇、实际当家人。
她的婆婆也是出自权贵大族世家的嫡出姑娘,管家的手段也是厉害的很。
而且她自己都说她刚刚嫁进来的时候是做的重孙子媳妇儿,也就是跟东府里头那位蓉大奶奶一样,是鄙视链的最底层。
从这个阶层爬到食物链的最顶层那可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
不说是个奇迹,也差不多了。
而且在“升职”的时候,甚至还兼顾了家庭,生了六个孩子,这怎么一算也得十来年的时间吧。
而荣国公贾代善死的早,说是连贾赦、贾政都记不清楚他的样子,那肯定是不到十岁的孩子。
所以说,贾母的这一生,从嫁给荣国公贾代善开始,就每年生一个孩子,一直生到贾代善死了,也是牛皮。
关键是这中间也没有耽误她管家、甚至她还成功坐稳了荣国公夫人的位置,不得不说,真是个人物。
现在就是这样的人物,你说她把最疼爱的小女儿远嫁姑苏,是为了这个小女儿的终身幸福,谁会相信?
毕竟这个时代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毕竟是那么远的地方,根本避免不了盲婚哑嫁的可能性。
可以说,贾敏就是为了家族的利益才远嫁姑苏的。
那个时候林家的世袭爵位已经无了,林如海虽然占着个列侯世子的虚名儿,但是身上根本什么爵位都没有,虽然说在读书,但是科举的事儿,只要一天没有考完,谁知道结果会如何呢?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事儿还少吗?
隔壁省的大才子、现在给小黛玉做西席的蒲松龄老先生不就是如此吗?
明明童子试、县试的时候都挺好的,还是头名来着,结果到了乡试的时候,一下子就翻车了。
而且还不只翻了一次,是一次又一次。
最后考了一辈子都没中,还是到了晚年康师傅给送了一个安慰奖,不过拿到没多久他人就过世了……
就,真的挺难的。
所以,贾敏跟林如海的这个婚姻在贾府看来就是豪赌,算是想要从勋贵武将世家往“书香门第”的文化人家庭转型的一大步尝试。
那个时候贾母早就已经掌权,整个荣国府都是她说了算的。所以,她应该是权衡了利弊之后,才给贾敏这个最小的女儿选择了这样的一门婚姻。
赌赢了,那她们贾家还能继续续航一代人,赌输了也没关系,就舍着一个小女儿,于家族来说,也不算太大的损失。
毕竟贾敏她们这一辈儿有足足四个姑娘呢。
贾敏是最小的一个,当然要进行尽量多的尝试啦。
她前面的三个姐姐,有嫁进亲王府做格格的,有嫁进其他两大家族做冢妇的,还有到外省大员做正房的,已经在联姻的路上走挺远的了。
那三个姑娘都是走的稳妥路线,到了贾敏这里,当然就可以豪赌一场了。
只不过贾敏运气好,最后居然赌赢了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嘿,大家五一快乐呀!
说好的肥壮的一章奉上,明天早点起来跟上章精修。
第173章花会
贾敏一开始也对贾家心存幻想,认为自己应该跟姐姐们不一样,是被家里真心疼爱着的。
至少她亲妈贾母是非常疼爱她的,不然也不会给她选了林如海这么好的一个结婚对象。
相比嫁给其他权贵家族或者直接被送到王府做格格的姐姐们,贾敏觉得她能够嫁给林如海做嫡妻已经很好了。
她的三位姐姐年纪比她长了几岁,却一个个都英年早逝,有的甚至连子嗣都没留下,可见这王公贵族也好、世家大族也罢,都不是好相与的地方,还不如她这样远嫁他乡、偏居江南一隅,倒有些岁月静好的意思了。
被贾家的做法三番五次地恶心加上被莫郁的心声反复洗脑之后,贾敏总算是清醒了过来。
如果说贾敏原本因为感情上没办法跟原生家庭切割,所以总想着跟娘家拉拉扯扯、往来交际一番,聊以慰藉心中对亲情的渴望的话,经过了这两年的时间,她差不多已经完全做到了“断舍离”。
现在再回想起之前,连她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