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坐以待毙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怎么都要努力试试才行。
万一成功了呢?
不对,是一定会成功的。
林如海打定了这个主意,才决定主动站队,从明哲保身的纯臣往四爷党靠拢。
反正,说是“明哲保身”,但是最后也没能真的保住全家性命,那还不如放手一搏呢——他们家默玉不是“说”了,将来这位四爷是要登基的。
那么至少别选错人,不是挺好么。
林如海果断地做了这个决定,林家从此就绑到了四阿哥这艘船上,这份果决连四阿哥都敬佩不已。
不过随着林如海跟他继续交心深谈了之后,四阿哥就也明白过来,林如海为什么会如此。
说起来林家这个祸事的根源,还是在太子和他皇阿玛那儿。
因着林家人极其聪慧有才,又偏偏病弱之极,搞得皇阿玛都不敢太用他们。
不过不用吧,也挺浪费的,毕竟有才是真的有才。
比如这位林如海林探花,那真的是千载难逢的股肱之臣。
他年纪虽然不算太大,但是不管是办案查账还是接人待物,都十分得体,让皇阿玛那样眼光高的帝王都十分欣赏。
主要是皇阿玛不管交给林如海什么差事,他肯定都给办得妥妥当当的,很多时候甚至还能超出皇阿玛原本的预期。
这么好用的人才,怎么舍得不用呢。
所以,当听说有人居然敢对林如海动手的时候,皇阿玛都暴怒了。
是的,他这次派自己过来,明面儿上是来查江宁织造亏空的官银的,实际上却是为了查明白暗害林如海一家的幕后黑手而来的。
江宁织造府的官银亏空这个事儿,其实查不查都无所谓,反正内中缘由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他皇阿玛都知道。
就甄应嘉那点儿烂账,可以说没有人比他皇阿玛更清楚了。
毕竟这是皇阿玛的“奶兄弟”,看在他老人家的奶妈也就是甄家那位老太太的份儿上,只要甄应嘉别太过分,皇阿玛估计就会觉得,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他其实都可以原谅。
所以,就算是甄应嘉被那么多人实名弹劾,皇阿玛其实也没有太当一回事儿。
老甄是自家兄弟,又是为了招待他这个皇帝来江南花的钱,多点儿少点儿有什么关系。
皇阿玛非常明显的偏心早就把朝臣们气得够呛——关键是这中间除了一些刚正不阿、真的觉得贪污不好的大臣们之外,还有一些是因为太子才发飙的。
之前林家那小公子也“说”了,现在这个时期,是正好赶上了大阿哥跟太子斗得最激烈的时候。
因着太子对自己当了快三十年的太子这事儿感觉十分不爽,最近也真的是有点儿太心急了。
特别是九月份生了这么一场大病之后,他对皇位的渴求好像就又上了一个台阶。
要是他死了他们皇阿玛还没死怎么办?
那不是太亏了?
一辈子就只是个太子。
虽然两岁就已经是太子了,但是那有啥用呢?最后也没有成为皇上,简直是太让人难受了。
偏偏,他从小到大都是皇阿玛亲自带大的,比起君臣,更像是父子。既然是父子,那么肯定做不到其他阿哥那样,对皇阿玛有那种臣子对君王的敬畏了。
这样的情况,好的时候呢,是很好的。
毕竟,皇阿玛这种缺乏亲情、渴望亲情的帝王,如果能够感受到寻常人家的父子之爱,那是非常舒适的。
事实上,他们父子俩也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那是在太子还小的时候,先皇后刚刚因为难产去世,皇阿玛把这个此生挚爱拼死留下的血脉当成心肝宝贝儿一样疼爱,特意带在身边儿亲自教养。
这样一来,他们俩这父子的感情那可不是一般的好。
甚至可以说,比寻常人家的父子关系更加亲密。因为这不单单只是父子感情了,甚至都还夹杂了点儿隐形的母子关系……先皇后虽然薨逝了,但是她一直活在太子和皇阿玛的心里呢。
原本这样的日子可以一直过下去的,但是吧,孩子总是会长大的。
特别是太子本身的才能也不差,毕竟是皇阿玛亲自教育出来的,才能肯定是不差,如此一来,他的心态肯定就更要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