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清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又转班车,又转牛车,最后总算到了目的地——牛头山大队。
此次分到牛头山大队的知青一共七人,四男三女,顾长清年纪最小。
见他手里只提着一个不大的手提袋,和大包小包的其他知青形成鲜明对比,就连来接人的大队长都忍不住问道:“你的行李呢?”
顾长清回了大队长一个笑脸,道:“其他行李会从邮局寄过来,估计这一两天就到了。”
他年纪小,老实回话的样子看上去特别乖巧,大队长忍不住多说了两句:“那你这两天怎么过?”
“虽然现在不是冬天,但温度并不高,没有铺盖,晚上受不了的。”
顾长清就道:“我也正想问问大队长,咱们大队有哪个村民家里方便让我去借住几天?”
他说着,似乎有些不放心,又继续问道:“允许知青去村民家里借住吗?还是一定要住在知青所吗?”
大队长道:“大队有供知青居住的知青所,并不要求知青一定住在知青所,可以去村民家里借住,但是要征得村民同意才行。”
“谢谢大队长叔。”顾长清笑着道谢,趁人不注意,抬手就往大队长手里塞了半包大前门:“我对咱大队也不熟,叔你到时帮我介绍一下。”
大前门啊!
大队长去公社开会,都没见几个人抽,只有去县里办事的时候,才偶尔看见有人抽大前门。
大队长不动声色把大前门收进口袋,心里直呼自己看走眼。
什么乖巧不知事的小年轻,这分明是人情通达的年轻人。
这样的年轻人,只要不是运气太差,不要太作走了歪路,日子过得都不会差。
大队长道:“这样,你铺盖没寄来之前,先到我家住几天。”
“我小儿子在外头当兵,正好家里有间空屋子。”
顾长清大喜:“那就多谢大队长叔了。”
其他四男二女知青,眼睁睁看着顾长清几句话,就给自己落实了住的地方,而且住到大队长家里去了,一时间生出紧迫感。
有人想照葫芦画瓢,笑问道:“大队长,您家还有空屋子不?要不我也去您家借住。”
大队长满头黑线:“我家没有多余的房子了。”
“那村里谁家有多余的房子,大队长能帮我们介绍一下吗?”
大队长黑着脸:“人家顾长清是因为铺盖没寄到,不得已才找人家借住,你们行李都在,也要借住?”
有个女知青道:“可是大队长刚才说了,不强制要求我们住知青所,只要村民同意,就可以到村民家里借住。”
大队长皱眉,说了句:“我还是建议你们最好住在知青所,不要去村民家里借住,特别是女知青。”
“你们知青都有文化,住在一起也能聊得来……”
此话一出,其他几位知青目光闪了闪,不再提借住的话题了。
只有刚才那个说话的女知青,带着清澈的愚蠢,道:“可是知青所的人也太多了,那么多人住在一起,很容易产生矛盾……”
大队长不再多说,只淡淡道:“随便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