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鸾凤颠倒的意思 > 第30章(第2页)

第30章(第2页)

江映华眼见时机成熟,摸清节度使驻地兵力大致布防后,江映华挥师直入腹地,兵分两路,左右围攻,血战三日,拿下了节度使的老巢。

这该是大军北上最痛快的一仗,江映华亲赴杀场,挥刀阵前,引着一众将士杀红了眼。

只是禁军虽然取胜,伤亡却也是历次征战中最多的。这些长期与蛮夷较量的节度使兵不容小觑,应对委实艰难。

思及节度使的阴损手段,江映华在占领匪巢后,第一时间派兵攻破了节度使官邸,将未来得及逃亡的府中家眷悉数捉获,分出老幼命兵士押送范阳阵前,其馀的人则屠戮殆尽。

若按用兵常理,一旦发现老巢被攻,节度使肯定会回兵救援,这样范阳之围或许可以得以喘息。而且由于回兵在来回奔袭的路上会疲乏不堪,若能在中途设伏,那节度使回防的兵马一定会被牵制大败。

眼下的江映华手中,算上颜皖知送来的援军,她自己俘虏的降兵,以及自发赶来的民兵,已有足足五万人马。

手下将士来不及休整,整编军队,清点物资。江映华则腾出手来,与几位小将谋划着名若节度使回防,他们该设定的最佳埋伏位置。

与此同时,江映华放出风声,言说大军要即刻挥师东去,与范阳守军前后夹击,围歼叛军。

当初节度使发兵,在南侧以流寇牵制江映华的主力,悄无声息自北线攻入范阳。此时江映华扬言自东路行军,不管真假,节度使回防应该都不敢正面迎敌,总会选取南线或北线绕路归来才是。

是以勘察了周遭地形与以往兵力部署后,江映华决定在北线陈兵三万,设伏围堵。点了副将领着一万人马驻扎匪巢,以备不时之需。她自己则率馀下的万人在南翼扎营,顺带,清算一笔旧帐,料理干净州府的祸患。

那两个疑点重重的刺史早在被流寇扔下的时候,就被江映华下令抓了起来。迫于战事,江映华一直没有机会审问。

而这二人,作为州府主官,若真如江映华所料,有意勾结节度使筹谋作乱,养肥了流寇,那便是最危险的毒瘤,务必尽早铲除。

安驻南翼的江映华指挥人马,一边安置被战火袭扰的百姓,一边查证两州官员勾结节度使的罪证。

这二人十分嘴硬,只承认是能力不济,早期误判,轻视了流寇实力,后来错过良机,无力对抗叛军。极力辩解着自己充其量也就是个失察的罪过。

江映华命人提了州府要员审理,并查抄了两府一应留存文牒。这一番折腾竟然发现,州府公文大量焚毁,掌管文书的官员只说是因为战乱走水,意外流散。

拉扯三日,唯有府衙一负责端茶递水的小仆童偶然间提及,从前刺史身边最倚重的长史似乎与节度使身边的一位副将有几分交情,他曾见人来往过,每到那时,他便会被赶出去,却也不知谈论何事。

下属将此事上报江映华后,江映华正打算提人亲审,那小童竟在牢中离奇暴毙。

一番查问,兜兜转转终归证据不足,难以交朝廷定罪。说到底是地方大员,明面上不好处置。正在江映华一筹莫展之时,手下送来了颜皖知的亲笔信:

「臣闻陛下谕,着殿下返京勿往范阳。军中调度副将与臣当接管。另闻禁军东进,叛军有分兵之势,切切提防,尽早南下。」

江映华收起手书,转身丢入火炉中,眸光闪烁,飘忽不定。

此间事情未了,陛下又在催促自己回京。江映华心知肚明,陛下不放心她初次领兵便应对强敌,但眼下很明显,江映华赌对了,节度使再技高一筹,终究也是乱了方寸,想要回防老巢,她不甘心功败垂成,如此灰溜溜返程。

更何况,节度使敢回来,那州府中定有他在意的东西,或是一早的筹谋。这两个混帐刺史的底细还未查清,江映华如何敢放心离去。若是州府要员里藏着内鬼,那两州的安平便也维持不了几日。

翌日江映华亲自提审州府内的一应官吏,自长史至参军,上上下下的口风出奇的相似。这小小州府内已然沆瀣一气。

江映华心中咽不下这口气,抄没了要员家宅,仍无所获后,江映华杀心乍起。

当晚,她吩咐身边亲随,领一行人扮作流寇,将州府数名涉案有嫌隙的,足以有权势兴风作浪的要员家宅,做成战乱后被散落流寇滋扰的假相,放火烧宅,毁尸灭迹。

宁可错杀而不可错放,国难当头,江映华狠心如此,也是学了她长姐的处事风格。

仓促下料理了州府的烂摊子,江映华请旨朝中再派候补官员来此赴任,自己则固执的不肯回去,四下探听着节度使军回访动向,誓要决一死战。

殊不知,江映华身边早早埋伏有秘司的探子,将这人不从君命,执意迎敌,更不惜动用私刑,暗下杀手的行迹报与颜皖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