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道:「如意乃本王与正君最小的孩子。正君疼爱幼子,对待这孩子难免多了几分溺爱。因平日侨惯太过,顽劣不堪,以致今朝任性妄为终是惹下大祸……此次若非各位侠士仗义出手,恐怕小儿便要在那深山老林中丢了性命。」
「等会如意过来,本王定要让他给各位恩人好好道谢。」
「康王言重了,郡君只是年纪尚小,不知江湖险恶,并非有意为之。」
知道康王说的都是场面话,张总镖头等人哪里敢真让王府郡君给她们道谢,连忙推辞,「再者救了郡君的是李大侠,我们只是出了一份小力,当不起恩人之称。康王若要感谢,还是感谢李大侠吧!」
康王闻言,目光随之转向一行人之中丰标不凡的白衣剑客,细看两眼后笑了。
「这位莫不就是圣上前些日子亲口御赞,仁心救民的李如珩李大侠?」
「康王谬赞了。某只是做了力所能及之事,圣人抬爱,故有所赞誉。」李如珩道。
「母王!」
一主一客正说着话,那厢里赵如意等不及侍从通传,自个儿便快步走了进来。
康王故意板着脸,「如意儿,过来!路上的事情母王已经知道,你这次可闯下大祸了!」
「娘~」赵如意却是一点儿也不怕康王,也不顾这么多外人在场,几步走到母亲的身边,抱着康王的手臂便开始撒娇。
「那日我只是随口一说,谁能想到道上会有山贼,都怪那些当官的治理不当,放着那么大个山贼寨子不管……我又不是有意的,母王就原谅我一回嘛!」
康王看着他装乖讨饶的模样,即使心里有气也消了大半,但面上还维持着佯怒的神情,继续责怪道:「那也不成,这次若不是李大侠她们路过救了你,真落入山贼手中了,你当要如何?这次回府,你这侨纵脾气可得好好改改了。」
赵如意本来还想为自己争辩几句,但一听到李如珩的名字,顿时改了口中的话语。
「是了母王,这次孩儿能够平安回来,全靠的是李大侠。她不光从贼人斧下救了孩儿性命,还一路将我护送归府,功劳最大,母王定要重重答谢人家。」
看似合乎情理的一番话,但康王却从中听出了不对。她这儿子什么时候这么为人着想了?
别说救命之恩如何,康王不要太了解他。
赵如意从小在侍男仆从的包围中长大,自诩天潢贵胄,从不拿下人的性命当回事。若是赵如意看不上眼的人,哪怕为了他当即舍身死在面前,赵如意也不会有什么反应。现下却对着母王,为了一个江湖侠客撒娇说好话。
但康王并没有当场戳穿赵如意的心思,而是在心底暗暗记下了李如珩这人。面上笑语依然,「那是自然,在场侠士都是你的救命恩人,理应重谢,母王做事还用你教?」
说罢,她又转向李如珩等人,「诸位救了我儿,便是我康王府的贵客,王府有宴相请,还请各位侠士留下吃顿便饭,给本王一个酬谢恩人的机会。」
李如珩却没有因为康王的话语改变主意,「康王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是我等还有盟中要事在身,不好耽搁,现既已将郡君送到,我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宴席便免了吧。」
康王似是没想到李如珩当真如传闻中一般不慕名利,微感讶异。救了王府最受宠的小郡君,不说图谢,连主人家准备的接风宴也不想参加,若是旁人恐怕早就想借这救命之恩,同王府攀上关系了。而李如珩却仿若一点儿也不在意,当这王府如同寻常人家,说走就要走。
她思忖了一息,笑了开来,挥手让侍从将谢礼拿来,「既是如此,那便请诸位大侠收下本王的谢礼吧!」
康王拍拍手,一众侍男便款款而入,呈上金银宝物无数,金光闪闪,宝气夺目,让众人不禁吃了一惊。
张总镖头看清盘子里的东西时,忍不住吞了口唾沫。她行走江湖这么多年,为人办过不少事情,却也从未见过这么大方的谢礼,「康王殿下,这也太贵重了……」
「不过些许金银俗物,大侠们将我王府的『宝物』完好送归,那王府也理应以宝物相回。」康王笑得开怀,似乎对张总镖头的反应很是满意。
「那便谢过殿下了。」
同行之人都已收下谢礼,李如珩也不可能独自拒绝让其她人难做,于是对着康王抱拳感谢道。
眼睁睁李如珩一行毫无留恋地离开王府,赵如意心中着急却没有办法留人,忍不住跺起了脚,埋怨道:「母王!您方才为什么要同意让她们离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