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风信子” > 家和万事兴(第3页)

家和万事兴(第3页)

婆婆只买了她自己的一份,被发现了,也没有任何尴尬,就只是一抹嘴,把剩下的猪头肉放进了碗柜里,还叮嘱梁栋妈:“我花钱买的,你俩别动。要吃你们自己去买。”

梁栋妈也是从那时知道的,原来婆婆这么多年一直有自己的“小金库”。

她不指望丈夫,不指望儿子儿媳给她养老,自然也决计不会把自己的养老钱拿出来帮忙还债,或是分享。

太自私了。

这是个自私透顶的女人,她这辈子只在意她自己。

这是梁栋妈对婆婆的评价。

“我从那时候就发誓,要当个好妈妈,我要对家庭负责,把日子过好了,我不能像她一样,让人瞧不起。后来梁栋从出生,到喂奶,再到梁栋爸阑尾炎住院需要人照顾,我都没让她插手,都是我一个人。”梁栋妈在细数自己的勋章,“有一次粮店太忙,我实在来不及去医院送饭了,想着求她一回,就一回,她倒是去了,但你知道她挖苦我什么吗?”

我扬眉,示意我在听。

梁栋妈双手抱胸,扬起下巴,表演出一副高傲刻薄的模样,因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所以做出这样的表情有些令人忍俊不禁,她抿着嘴唇,故意使声音尖尖的:“你不是挺厉害的么?怎么连你男人都照顾不好?”

梁栋妈说,婆婆是瞧不上她的。

确切些说,那女人,眼皮一敛,谁都瞧不上,她只过自己的日子,她的心里只有自己。

梁栋妈心知肚明,婚前介绍人一定是隐瞒了很多,包括这家人的真实情况,包括这家人对她的真实评价,但如今,两方主事的人都没了,爸爸和公公相继离开,她也早就没什么追根溯源的心。

好在大家都是明眼人,时间一长,街坊亲戚也都知道了梁栋妈的为人,知道她虽然其貌不扬但是个能干又顾家的人,刚结婚时讲的那些配得上与配不上、谁吃亏谁占便宜的话,也都偃旗息鼓了。

我起身,去吧台给梁栋妈添了点热水。

我说,那叔叔呢?

梁栋妈喝口水,愣了下,问:“谁?梁栋他爸啊?”

我说是呀。

梁栋妈刚刚讲的故事里,涉及到丈夫的少之又少。

梁栋的爸爸,这个故事里理应扮演男主人公的角色,他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你们相处怎么样呢?

可话一问出口,我就后悔了。

我痛恨自己太过放松,多嘴了。

故事里未被当事人提及的部分,要么是不愉,要么是有难言之隐,我何苦去刨根问底呢?

果然,梁栋妈的反应证实了我的猜想。

和刚刚抖着精神的“表演”不同,她的肩膀以我肉眼可见的弧度垂了下去,眉毛下耷,嘴角艰难抬了抬。这才是属于她的表情。

紧接着,她抬手挽了挽耳边头发,又喝了一口水,抿住嘴唇。以上一系列动作,都在宣示她的无措。这种无措和我找工作应对压力面试时的反应相差无几,我简直太能够共情,可同时,也有些不解。

在这种不解里,梁栋妈已然开了口。

她说:“他爸。。。。。。当然也是瞧不上我的。很正常,我从头到脚哪里是出挑的?没一点能拎得起来的地方,处处都不如他。”

好在这种顾影自怜只有半秒。

她沉吟片刻,又如同背后被人推促一般猛然支起了肩膀,颇有气势地朝我笑:“那又怎么了?他就是再瞧不上我,也终究只能跟我过一辈子,一物降一物,谁让当初他看上的,人家瞧不上他呢?”

梁栋妈说,其实梁栋爸平时工作忙,她又忙着挣钱和照顾家里,两个人其实是很少沟通的,用文绉绉的话来形容,大概就是相敬如宾吧。

那又是什么时候,梁栋爸表现出了对梁栋妈的不满和“瞧不上”呢?

“有一次,梁栋三四岁的时候,被亲戚带回家玩去了,我难得闲下来,就和隔壁街上几个小姐妹儿约好,一起去舞厅玩。”梁栋妈向我指了指奶茶店外,道路的尽头,和我介绍,“你应该没有见过那个年代的舞厅,镇上那年刚开了一个,可热闹了,迪斯科,大音响,里面昏暗暗,人挤人。”

热门小说推荐

无限邮差
过水看娇无限邮差
...
少年王
抚琴的人少年王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