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六点,元宝和徐舸争就到了王福井大街。
是一家百年前的建筑,上京俱乐部西餐厅。
是几十年前德国人在上京社交,娱乐活动的中心。
整体建筑是砖木结构,外形雄壮,刚毅,鲜明的日耳曼建筑风格,直到现在也完整保留了德国建筑风格和装饰风格。
元宝走到前台,看了眼前台小姑娘,“我预约的,金元宝,两位晚餐!”
小姑娘带着笑容,“您好,在2层8桌!请跟我来!”
元宝预约的落地玻璃临街的座位,风景比较好,尤其是夜晚后,街边会有不少灯光。
徐舸争很绅士,在元宝落座前,帮忙拉开座椅。
元宝拿过小姑娘递给她的菜单,显然是做过功课的,看像徐舸争,“我看着点了?”
徐舸争点头,“你点,我也没什么忌口的!”
元宝拿着菜单,边说边翻看,“土豆沙拉,德式冷酸鱼,奶油汤,闷罐虾,烤杂伴儿,西班牙煎鱼,德式香肠拼盘!”
“你有要加的不?”
“再加个黄油鸡卷!”
元宝合上菜单,看向服务员,“就这些!”
女服务员登记好,说了句“稍等!”就下去了。
元宝看了对面的徐舸争,把袋子里包装好的砚台拿出来,递给他。
“我托人买的礼物,你看看喜欢不?”
徐舸争看着眼前包装精美的礼物,“什么礼物?”好奇看向元宝。
“不会是砚台吧?”
元宝真是撇嘴,这人怎么一猜一个准!
徐舸争简直乐了,没办法,这个扁平的包装盒,很像砚台啊!
“我拆开了?”
“你拆吧!”
徐舸争拿着砚台,“这是端砚?”
元宝没想到徐舸争一看就知道,“你怎么猜到的?看来你真的很喜欢写字了,对砚台都如数家珍!”
徐舸争看着这方砚台,是晚清光旭十年刻制的宫廷御制砚台,价格应该不菲。
徐舸争见过爷爷有一块,是友人赠送爷爷八十岁生辰的礼物。
他没想自己有一天也被人赠送如此珍贵的礼物,他知道这方砚台少说价值几万块,还是几年前的价格了,更难得是这方砚台还是宫廷御制的端砚。
“太贵了!”徐舸争倒不是收不起这样的礼物,实在是这样的砚台用来写字,太浪费了!
“贵,也不就是砚台,你的字好,配得上这样的砚台!”
元宝也知道这砚台太贵了,不过千金难买心头好,她去过徐舸争军区大院的屋子里,屋里不少毛笔,砚台,还有写好的字帖。
“好字配好砚!”
徐舸争见元宝都说到这里了,他也就收下了这份昂贵的礼物。
“你托谁买的砚台?”
“我找我爸小黄叔买的,他平时会做披肩客,帮着卖家买家牵线,我去年底就拜托他帮忙找了,上个月才找到合适的砚台!”元宝可不会把自己辛苦找砚台的事情一笔带过,当然要说清楚,让徐舸争知道自己的付出。
“刚开始那个阿姨还不愿意出呢,说是她祖上传下来的,这话一听就很假,我听黄叔说这阿姨来上京没几年,是无意间买的别人砚台,这是看我有钱,又想要所以临时加价呢!”
徐舸争没想到买个砚台,还一波三折。
“后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