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家父宋仁宗笔by御风流 > 第47章(第2页)

第47章(第2页)

徽柔抿着嘴想了一会儿,最终伸出手拍了拍赵昕的帽子,认真说道:「那就只有两刻钟哦,到时候你要是还不走,我就真喊人把你扛回去,才不管你是什么太子呢。」

「大姐您就放心吧,两刻钟足矣,要不大姐您就在东宫中转转,到点了再来叫我如何?」

「那……那行吧。」徽柔本想拒绝,一直盯着赵昕到时间的。

但一想到爹爹给弟弟的东宫拨了许多好东西,有很多都是她只闻其名,无缘得见,到底是没能经受住诱惑,略推辞了几句,就被宫人带着出去,欢天喜地地开始了自己在东宫的探索寻宝之旅了。

而赵昕也得以收束注意力,再度把思绪放到面前这两份札子上来。

韩琦的《备御七事奏》中写了七点建议:「清政本,念边计,擢材贤,备河北,固河东,收民心,营洛邑。」

范仲淹提出的建议要更多些,总共有十二条:「明黜陟丶抑侥幸丶精贡举丶择官长丶均公田丶厚农桑丶外通商丶修武备

丶整边事丶减徭役丶覃恩信丶重命令。」

虽然赵昕的历史知识只是个二把刀,但他也知道在原本的历史线的这场金点子大赛中,最终是范仲淹取得了胜利。

而在看过这两份札子之后,赵昕也明白了为什么是范仲淹能赢。

无关建议数量多少,而是范仲淹提出的改革建议更加全面,更加切入如今天下的病灶,不过最关键的原因是省钱。

不说旁的,只明黜陟丶抑侥幸丶精贡举丶择官长丶均公田这五条就往本朝最为深处的冗官下了刀子。

须知本朝奉行的可是高薪养廉政策,但凡能把官员人数往下削一削,省下的俸禄钱可就是哗啦啦的。

更何况还有赵昕这只小蝴蝶用拼命扇出了一个对西夏军事胜利的结局,重新夺回手中的西套平原是一块还未被商业开发利用的大肥肉,不知有多少商贾正源源不断赶往此地,试图大赚一笔。

而且原有的榷场再开后这份政治军事优势也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每日榷场中抽的入场税已经让许多人吃得满嘴流油。

可韩琦呢,建议偏重兵事,而且还是要花大钱的兵事。

与西夏连年交战,已经令全国上下的厌兵情绪很严重。最后那一战都可以说是赵昕在拿自己储君潜在的政治资本强压着才打下去的,拼的就是大宋气比西夏长。

幸亏是赢了,若是输了,赵昕将来说话包没人听的。

然而即便现在仗虽然打赢了,但也是需要修养生息,舔舐伤口。

国库里都要空得跑耗子了,他的无良爹现在都在期待西夏的战争赔款,好撑过从现在到税收期的青黄不接阶段。

结果韩琦你反手砸过来一个为了避免西夏人狗急跳墙,再从防御薄弱的中原一带突入,当好好营造洛阳作为军事防御重镇的大工程?

不是,照这个理论,他力挺种世衡把宁令哥策反了是白干了?

这对父子现今已成仇雠,现如今恐怕最不希望本朝输的就是这位前西夏太子。

也就是现在他还不好传韩琦到自己跟前来,不然他肯定要问上韩琦一句:「拟出这么七条变法建议,你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完全是在顾左右而言它啊,一看就没什么坚定的变法决心。

至于范仲淹的这些个建议,他也只能说是尚可。

变法是要讲威望,金钱以及策略的。

赵昕可不会忘记在他前世的历史线中,庆历新政就是因为搞太急给弄崩的。

政策都是好政策,执行却出了大问题。

他原以为自己手上已经有几个活钱了,结果在国家庞大的体量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前,啥也不是。

这还真是应了人生如翻山,一山更比一山高的老话。

无良爹同意他去见范仲淹时,他的心中是激动欣喜的,但一想到那份仅止于黜官的札子,还有青史留名之人多半有着自己的坚持,很难被说服,就感觉头开始疼了。

赵昕最终把两份札子摊开盖在了自己脸上,整个人往后仰,开启摆烂模式。

可即便是这样的摆烂模式也稍纵即逝,赵昕感觉自己还没迷瞪一会呢,陈怀庆就在他耳边小声说道:「殿下,两刻钟到了。」

赵昕长舒一口气,把盖在脸上的两份札子都丢到了桌上,整个人歘地一下跳到了地上。

(。)

:||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